知乎软文还能闷声发财到几时?

去年有个做电动牙刷的老板跟我说,他在知乎投了篇看似正经的测评文章,半年后还在延续出单。这事儿让我突然意识到,知乎这一个"人均985"的平台,藏着多少闷声发财的玄机。但最近刷到不少大V被封号,又让人心里打鼓——这碗饭到底还能端多久?


根基三问:知乎新闻营销案例到底是个啥?

Q:软文和普通回答有啥区别?
举一个栗子,你刷到篇讲口腔健康的万字长文,前面科普牙菌斑定律,中间穿插某品牌冲牙器采用体验,最后甩个知乎专属优惠码——这就是准则软文。精髓在于把广告腌入味,让人吃着香还尝不出味精。

Q:为啥品牌爱往知乎砸钱?
数据说话:知乎回答的平均生命周期是27个月,去年双十一某护肤品牌三年前的测评回答还在贡献15%的成交额。这种长尾效应,小红书抖音根本没法比。

Q:现在入局会不会太晚?
这么说吧,知乎正在搞视频化转型,去年图文回答流量跌了18%,但带货转化率反而涨了23%。相当于池子变小了,但捞鱼的网更密了。


实操难题:钱到底从哪来?

Q:新手去哪接商单?
三条野路子:

  1. 混进"盐选作者群",官方派单比外面溢价30%
  2. 在"想法"区带品牌话题发采用心得,会有PR主动敲门
  3. 注册知+(知乎官方推广器械),按点击量分成

Q:怎么写专门做广告软文钱不翻车?
记住三个"必须":必须带实测数据、必须做竞品对比、必须吐槽缺点。有个神操作——某耳机品牌故意在软文里写"降噪太强致使听不到地铁报站",反而引发自来水传播。

Q:怎么避开平台审查?
血泪教训:别采用"最"字头形容词、别放购物链接(用微信截图代替)、别在同一回答推超过3个单品。见过狠人把带货消息做成思维导图放公众号,知乎只留钩子。


生死攸关:假若被查怎么办?

Q:收到侵权通知怎么自救?
立即删文+后台提交《撰改说明》,千万别硬刚。去年有个案例,作者把"推荐"改成"个人向体验",成功申诉利用。记住,知乎审核员最吃"诚恳认错"这套。

Q:被品牌方赖账咋整?
签合同一定写明"发布即付50%,存活30天结清尾款"。碰到过无良甲方,拿到底稿自己发还举报原创,现在我们都加水印+分段交付。

Q:账号被封能起死回生吗?
亲测有效:用新号发《致歉声明》@知乎小管家,同时举报3个违规账号将错就错。有个培育机构号靠这招解封,还涨了2万粉。


将来赌局:哪些赛道还能冲?

观察到的三个蓝海:

  1. 学识付费:把软文写成课程大纲,挂商品卡卖3980的私房课
  2. ToB领域:制造业设备、公司服侍的软文广告价钱比C端高5倍
  3. 冷门品类:殡葬用品、农业机械的转化率高得吓人
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:品牌开始批量注册"公司知乎号",用官方账号下场软文写作。某国产芯片厂商的机构号,靠连载《工程师日记》系列,硬是把行业科普写成带货神文。

(拍大腿)个人觉得啊,知乎新闻营销案例的终极形态会是"付费咨询+商品橱柜"的缝合怪。见过医疗器械商把网民引流到199元的在线问诊,再卖定制康复方案,这玩法可比直接带货高级多了。但话说回来,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,咱们还是得备好救生圈——多囤几个备用号,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,对吧?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知乎软文还能闷声发财到几时?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