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调房头痛别吃止痛片!中医药三招护你整夏

后脖颈像被钢丝勒着疼,吹会空调就头晕恶心? 上周三开项目会时,对面的程序猿小王突然趴桌上不动了。送去医院才知道,这家伙天天面朝空调吹,硬是把偏头痛吹成了"办公室职业病"。其实要我说,拉开他抽屉里那堆止痛片,不如试试我包里常备的艾草贴——这可是中医科李主任教我的绝招。


一、冷气房的"隐形杀手"怎么破

商圈部Lisa最怕夏天开晨会:中央空调面朝头顶吹半小时,太阳穴就跟打鼓似的跳。她试过喝咖啡、抹清凉油,结局越弄越难受。直到有次去广安门中医院,老大夫在她后脖颈画了个"米"字:"风池穴贴片生姜,比吃布洛芬管用。"

说来有趣:

  1. 中医说的"虚邪贼风",就是现代人说的"空调病"
  2. 风池穴(后脑勺凹陷处)敷艾草,5分钟能感觉热流窜到头皮
  3. 备条真丝围巾当"空调盾牌",比调高热度更治本

上个月我们办公楼做过测验:20个偏头痛的同事改用中药香囊+穴位按摩,两周后集体反映:"现在开会能撑到老板讲完PPT了。"


二、冰西瓜vs姜枣茶的战争

销售总监老张的保温杯总飘着枸杞,可每天下午必点冰奶茶。上周他捂着肚子冲进洗手间时,中医世家的前台小妹默默递来杯姜枣茶:"您这叫外热内寒,越喝冰的越上火。"

这些冷学识你可能不知道:

  • 三伏天喝热水反而比冰饮更能降温(皮肤排汗带走热量)
  • 同仁堂的"夏至方"里,要用到带霜的柿饼和三年陈橘皮
  • 把藿香正气水滴在创可贴上,贴肚脐能防中暑

我家楼下快递站的小哥现在都带着自制凉茶:金银花+薄荷叶+甘草,用保温瓶装着。他说自从戒了冰可乐,下午送件再也没犯过困。


三、凌晨三点的自救指南

写方案写到半夜突然心慌手抖?新媒介运营小美深有体会。她把速效救心丸当糖豆吃,直到中医把脉说她这是"子时盗汗伤阴",给了个食疗方:桑葚膏拌酸奶,比褪黑素好使

夜猫子必备的三件套:

  1. 眼保健操第三节(轮刮眼眶)改按太阳穴+攒竹穴
  2. 熬夜后喝米油(熬粥时的表层膜)修复胃黏膜
  3. 凌晨1点前吃颗核桃,里面的褪黑素是天然助眠剂

我们公司设计部最近流行"中药眼罩":决明子+薰衣草缝进纱布,微波炉转20秒敷眼睛。上周做网民调查,00后实习生说:"这玩意戴着加班,比滴十遍眼药水都舒服。"


四、藏在工位里的中医智慧

财务大姐的键盘旁边总放着个奇丑无比的陶罐,里面泡着黄芪麦冬。她说这是跟东直门中医院学的"工位养生法":用眼过度就转转眼球,肝火旺就掐掐太冲穴

办公室生存指南升级版:

  • 对电脑久了揉耳垂(相当于做头部按摩)
  • 久坐腿麻敲胆经(大腿外侧啪啪拍)
  • 咖啡杯里泡菊花决明子,清肝明目两不误

前阵子见顾客时发现,某互联网大厂给员工配发了"穴位坐垫",上面印着足三里、承山穴的坐标。他们HR说病假率降了18%,这可比买更贵的办公椅划算多了。

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:
别老觉得中医药得蹲在砂锅前熬两小时,我包里常备的穴位贴、工位上的养生壶、手机里存的八段锦视频,都是现代人的"中医急救包"。下次再被空调吹得头疼,记得先摸下后脖颈——那儿藏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"健康开关"呢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空调房头痛别吃止痛片!中医药三招护你整夏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