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铁们发现没?同样卖腊肉,为啥有的店门口罗雀,有的却可以在抖音卖出十万单?这事儿就跟炒辣子鸡一个道理——火候对了,隔着三条街都闻着香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在毕节这片热土上,咋用新闻营销把生意整得红红火火。
▍软文不就是打广告?能比电视宣传好使?
您别说,去年火把节全网26亿的曝光量,靠的可不就是那些"自然凉·毕燃嗨"的短视频和故事贴?就拿七星关区那个将来城楼盘来说,人家把"百万方大城重启"写成《在外打工人的归家灯塔》,阅读量直接干到百万级。这可比在电线杆贴"现房热销"管用多了,为啥?故事里带着热度,广告里裹着人情味啊!
▍小本买卖咋搞大事情?
西门口卖豆米火锅的张婶最有发言权。她女婿给写了个《三十年秘方保卫战》,把祖传配料表说得跟武功秘籍似的,配上"峰哥烧烤"的探店视频,现在外地游客都拿着导航找过来。记住这公式:地方特色+冲突剧情+真实场景=流量密钥。
传统吆喝 | 软文玩法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"豆米火锅便宜好吃" | "毕节大姐用配方阻止女儿远嫁" | 客流量翻3倍 |
发传单 | 抖音挑战赛#火锅配折耳根 | 曝光量破500万 |
挂横幅 | 公众号连载《辣椒的革命史》 | 复购率涨40% |
▍政体单位咋玩转新潮?
瞅瞅人家文旅局的操作——把火把节包装成"东方狂欢节",请何超琼当推广大使,整出"跟着火把游毕节"的爆款话题。更绝的是搞了个"凭高铁票吃火锅"的活动,直接拉动800万游客。这里头门道可多了:名人效应+在地文化+跨界联动,三管齐下才可以炸出圈。
▍农特产咋冲出大山?
赫章核桃种植户老李头去年开了窍,在知乎发《核桃的72变》科普文,从补脑说到航天润滑油,配上"云认养"玩法,现在上海白领都抢着订他家的年货礼盒。重点来了:深挖商品科技感+缔造介入感+打通物流链,土货也能变潮牌。
▍预算不够咋整花活?
金沙县有个卖辣酱的小作坊,老板自己拍"失败日记",把辣椒发霉、包装漏油的糗事做成系列vlog,反倒圈了一波铁粉。记住:真诚才算是必杀技!现在他家直播间天天有人催更,比追连续剧还上瘾。
▍效果咋看?别被数据忽悠!
有个做苗绣的工作室,光看阅读量挺美,实际转化惨淡。后来用了媒介星的数据看板,发现40+女性最爱收藏但不下单,调整谋略推出"免费绣样体验包",三个月营业额翻了五倍。盯紧这三个指准则没错:跳出率低于40%、平均阅读时长超1分钟、分享率破5%。
▍将来得往哪儿使劲?
1 沉浸式体验:学学将来城搞的VR看房,整个"云逛乌蒙山"说不定能火
2 银发金融:针对避暑养老客群,开发"慢生活"内容矩阵
3 方言营销:把"归一""莽粗粗"这些方言梗融进文案,本地人更具有归属感
说实话,在毕节搞新闻营销就跟炖羊肉汤似的——急火攻心容易糊,文火慢熬才出味。别看现在短视频当道,能把商品故事讲出花来的,照样可以在手机屏里杀出条血路。下次再有人跟你说"软文没用",直接把火把节26亿曝光量的案例甩他脸上,保准让他闭嘴惊艳!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毕节软文营销怎么玩?三大绝招让品牌火出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