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户部巷的牛肉粉店为啥能火20年吗?靠的可不但是味道!
上个月路过司门口,发现开了三十年的曹记热干面居然在抖音搞直播。老板边拌面边唠嗑:“芝麻酱得顺时针搅81下,比打太极还注重”,当天就卖出500瓶酱料。要我说,武昌人搞营销那叫一个接地气,能把软文写成街坊聊天。
类型一:文旅融合型
问:黄鹤楼周边怎么卖得动98块的文创雪糕?
秘诀在把史实故事嚼碎了喂给游客。比如说:
- 典故新编:雪糕签印着“白云千载空悠悠”做成书签
- 场景绑定:在崔颢题诗处设打卡点,买雪糕送迷你折扇
- 数据支撑:去年国庆期间,这种套组卖了2.3万份
更绝的是昙华林某书店的玩法:买明信片可盖黄鹤楼钢印,集齐5张换手绘地图。结局上海来的游客专门打车来囤货,说是比周黑鸭还有武汉味。
类型二:老字号焕新型
汉派服饰店转型样本:
- 痛点挖掘:直播试穿大码旗袍,教阿姨们摆POSE遮小肚子
- 情怀唤醒:把缝纫机搬进直播间,现场改裤脚边改边聊
- 跨界联动:与户部巷餐饮店搞“穿汉派吃汉味”活动
去年江汉路某衬衣店用这招,把滞销库存做成“爹爹款”,文案写“老头衫不老头,配上帆布鞋秒变潮叔”,三个月清空仓库还开了分店。
类型三:高校联动型
武汉大学周边商家的财富密钥:
- 学霸金融:樱花季推出“上岸套餐”(热干面+蛋酒+状元豆皮)
- 论文周边:打印店卖“查重通关符”,背面印降重技巧
- 校庆限定:把老校门做成3D巧克力,毕业生抢着当手信
华师文化街更狠:考研季在咖啡馆搞“上岸锦鲤墙”,开销满50可贴心愿贴。结局学生自发拍短视频,带火了#在武理咖啡馆改论文的日常#话题。
类型四:社区种草型
水果湖菜场的逆袭之路:
- 人设打造:肉铺张师傅抖音教切肉:“前腿肉做丸子要逆纹路剁”
- 邻里测评:让广场舞队长试吃新到货的荔浦芋头
- 场景渗透:在社区公告栏贴“今日菜价”,附二维码看溯源视频
现在去东亭买菜,摊主都会说:“拍抖音是吧?等我擦擦台面再入镜”。有个卖藕的爹爹更绝,直播时总念叨:“九孔藕煨汤,七孔藕爆炒,莫搞反了嘞”,成了武昌中老年妇女之友。
类型五:政令解读型
光谷科技园公司的生存智慧:
- 补贴指南:把高新公司认定准则改编成漫画手册
- 案例包装:用“瞪羚公司成长记”样式讲政令红利
- 反向操作:整理《2023年千万别踩的5个报税坑》
某生物公司最会玩:在申报季搞“政令剧本杀”,让财务人员角色扮演税务稽查员。介入者都说比参加培训管用,还自发整理出攻略发小红书。
本人观点
在武昌做了八年营销,发现这里的软文根本不用高大上词藻。热干面摊主都知道,写“芝麻酱香得蜜蜂都打转”比“精选原料”管用。下次写文案时,不妨蹲在司门口天桥听听街坊聊天——婆婆爹爹们的俚语里,藏着最地道的武昌味。对了,千万别学那些在江滩放无人机拍宣传片的公司,有这钱不如给社区送200把广告阳伞,保证整条街都是你的移动广告位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武昌软文营销怎么玩?5种类型让老街坊都心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