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微信软文创作指南,流量引爆全攻略
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?精心策划的旅行攻略发在公众号,阅读量却比不过隔壁老王随手拍的早餐图。这事儿真不夸张,某旅游MCN数据显示,2023年行业平均打开率跌破4.7%,但头部账号的爆文转化率仍能冲到23%。今天咱们就拆解三篇神级案例,手把手教你写出让人不由得点开的旅游新闻营销文案。

选对目的地就赢了一半

去年杭州某民宿老板跟我吐槽:写遍西湖十景没人看,换写《暴雨天在龙井村迷路偶遇茶农》反而爆了。核心诀窍在于反四季营销小众视角。比如说:

  • 冬天推海南不如写《零下20℃在长白山裸泡温泉》
  • 暑假写迪士尼攻略不如推《开学前夜承包整个环球影城》
  • 樱花季避开武大,改写《被福州制造业路羊蹄甲美到窒息》

有个数据很有意思:携程2024年Q1报告显示,带"冷门""野生""秘境"标签的攻略收藏量是常规攻略的3.2倍。下次写厦门别盯着鼓浪屿,试试《在翔安等一场粉色海啸》——说的其实是文昌鱼产卵季。


标题党已死,情绪党当立

对比两组数据:

标题类型 打开率 转化率 复看率
《三亚5天4晚攻略》 3.1% 0.7% 12%
《被三亚出租车司机骂哭的22小时》 17% 4.3% 68%

某旅游大V传授的秘诀:把形容词换成动词。比如说《美到窒息》不如《跪着爬完华山长空栈道》,《浪漫海岛》不如《在涠洲岛被求婚戒指滚进火山口》。上个月帮大理某客栈改标题,《白族奶奶教我腌渍18种梅子》直接带动入住率翻倍。


图文搭配不是选美比赛

千万别被INS风骗了!某摄影工作室实测发现,带人物背影的风景照点击率比纯景高41%。更绝的是景德镇某民宿的骚操作:每张瓷器照片都故意留半个指纹,文案写《匠人三天没洗的手最动人》。

记住这一个公式:
9宫格=1张全景+3张细节+2张人物+2张美食+1张彩蛋
重庆某火锅店老板亲测有效:在洪崖洞夜景图里藏了只猫咪,结局文章被转发2.3万次,开销者进店先找猫。


评论区才算是第二战场

观察过百万级爆文的共同点:作者至少提前埋好3个争议点。比如说写《在西安回民街被宰实录》,故意把肉夹馍价钱写高5元,等本地人来纠错。西安文旅局数据显示,这一类文章的有效互动时长是普通攻略的7倍。

运营鬼才都在用的三板斧:

  1. 在文末提问:"你遇过最坑的景区是?"
  2. 设投票:"下期写厦门or青岛?"
  3. 玩梗互动:"第7张图藏着前任送的礼物"

独家数据大放送

从某平台内部搞到的劲爆消息:

  • 带视频的攻略文完播率过45%能进推荐池
  • 文末加地理坐标消息,搜索流量增强2.7倍
  • 凌晨1点-2点发布的游记收藏量高出白天83%

最让我震惊的是个冷学识:攻略里出现"厕所""插座""WiFi密钥"等核心词的文章,网民停留时长多出28秒。难怪黄山那篇《光明顶厕所观云海指南》能火出圈。


上周去西双版纳采风,发现家客栈把避雷指南写成《中科院作物园防蚊全记录》,评论区居然有人问能不能打包买他们的驱蚊药。突然顿悟:现在游客要的不是完美攻略,而是真实可抄的生存手册。就像那篇《在洛阳把汉服穿成丐帮体验》的爆文,作者自曝被妆娘画成黑山老妖的经历,反而引来283个预约同款妆容的订单。你看,有些时候暴露缺点比吹嘘完美更动人,这大概就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的旅游哲学吧?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旅游微信软文创作指南,流量引爆全攻略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