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圈发美食为啥没人理?这些软文套路让你变带货王

你说现在发个朋友圈咋就这么难?昨天我发了个手作蛋黄酥,配文"纯手工无添加",结局点赞还没我晒娃视频的三分之一多。这事儿真不怪你手艺差,症结就出在文案没挠到吃货的痒痒肉。上个月我表弟靠朋友圈卖卤味,从每天三单做到日销两百斤,靠的就是下面这些野路子。

第一关:选品比你会吃重要100倍
你发现没?朋友圈卖得好的吃食都有个共同点——让大家看了就流哈喇子。去年我邻居大姐卖手工辣条,开始写"传统工艺制作",压根没人问。后来改成"小学门口的味道,辣哭隔壁班班花",订单直接爆了。记住这三个选品口诀:

  • 视觉冲击>味道描述(拍流心芝士拉丝比写"奶香浓郁"管用)
  • 场景绑定>商品功能("追剧必备"比"休闲零食"转化率高)
  • 价钱锚定>直接打折(标商圈价59,你的价29,傻子才不心动)

看一看人家网红青团的套路:清明节前半个月就开始发艾草采摘视频,配上"苏州老阿姨揉了30年的方子",预售就卖了5000盒。重点是把商品变成场景记忆,让大家看了就想起小时候的春天。

第二关:朋友圈文案得写成连续剧
别整天复制粘贴商品介绍,那跟超市促销单有啥区别?我认识个卖酱牛肉的老板,他的朋友圈是这么玩的:
07:00 发菜商圈挑牛腱子视频:"跑了三家才找到符合欧盟准则的"
12:00 晒熬制老汤的砂锅:"这锅老卤养了三年,隔壁老王想买我都没舍得"
19:00 拍顾客反馈聊天记录:"北京小姐姐说吃出了内蒙草原的味道"

重点来了!这三个黄金时间段你得卡准:

  1. 早餐点(7-9点):发食材处理过程,唤醒味觉记忆
  2. 午餐前(11-12点):晒成品特写,勾起食欲
  3. 宵夜档(21-23点):放吃播小视频,专治深夜emo

第三关:让陌生人主动帮你传播
去年有个做私房蛋糕的妹子,搞了个"生日锦鲤"活动——转发她朋友圈满三天,生日当天送6寸蛋糕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三个月加了2000多个精准顾客。这里头门道可多了:

  • 设置分享奖励:推荐三人下单送试吃装,别直接给折扣
  • 玩饥饿营销:"今天只接20单,手慢无"比"量大优惠"好使
  • 搞线下体验:请五个宝妈喝下午茶,现场拍九宫格

我见过最绝的是个卖火锅底料的,在朋友圈搞"黑暗料理大赛":用他家底料煮泡面、拌沙拉、乃至做冰淇淋。介入的人自己就会发圈嘚瑟,这传播力度比打广告强十倍。

第四关:避坑指南请刻烟吸肺

  1. 别采用网图!手机原相机拍带生活场景的图,糊点反而真实
  2. 文案带点小缺陷:"手抖多放了辣椒,吃不了的宝子慎拍"更可信
  3. 定价尾数用8或9,29.8比30好卖不是一星半点

上个月有个反面教材:某微商卖进口巧克力,整天发高大上的外文包装图,结局被人扒出是国内小作坊贴牌。现在朋友圈还挂着"清仓处理"呢,惨不惨?
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
做吃食买卖就像炖老火汤,急不得。那些月入十万的大佬,哪个不是天天雷打不动发五条朋友圈?别信什么"三天爆单"的鬼话,我见过最牛的案例,是个卖腌萝卜的老太太,每天就发三张图:菜园子拔萝卜、土坛子封缸、孙子偷吃的监控截图。坚持了半年,现在连锁超市都找她进货。

说到底,吃货们的钱最好赚也最难赚。你得把自己活成个有血有肉的人,而非发广告的机器。就像我常跟徒弟们说的:卖吃的不但是卖味道,更是卖那份让人心头一热的烟火气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朋友圈发美食为啥没人理?这些软文套路让你变带货王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