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什么同样的广告软文,别人发出去能上热搜,你发出去却杳无音信吗?我有个朋友去年辞职开奶茶店,在朋友圈发了半个月优惠消息只带来3单生意。后来他换了两个平台投放,转化率直接翻了3倍——核心不是文案写得有多好,而是选对了投放平台。
广告新闻平台到底分几种类型?
现在市面上的平台首要分三大门派:
- 资讯类平台(腾讯新闻实时热点、今日头条),适合需要权威背书的品牌,有个做宠物食品的顾客在这儿投放,阅读量10万+的文章能转化200多个精准顾客
- 社交类平台(像小红书、抖音),特别适合需要视觉冲击的商品,去年有个国货彩妆在小红书做素人种草,ROI直接拉到1:8
- 垂直类平台(比如说汽车之家、丁香医生),别看流量小,精准度吓人。有个做制造业配件的厂家,在行业论坛发技术软文,咨询电话接到手软
千万别信那些说"全平台通吃"的鬼话,上次见个做母婴用品的老板,非要把育儿文章发到财经平台,结局阅读量还没公司员工人数多。
怎么判断平台靠不靠谱?
记住这三个自检动作:
- 打开平台随便找篇软文,看一看阅读量波动曲线。假若每天固定时间出现阅读高峰,多半是机器人刷的
- 查查平台网民画像。之前帮个美妆品牌选平台,发现某平台70%网民是50岁以上男性,这能卖口红?
- 测试内容适配度。有个做智能家居的顾客,先把商品故事拆成3个版本,分别在凌晨、午休、晚饭后投放,结局发现晚上8点的科技解读文转化率最高
有个坑得提醒新手:别光看平台报价。上次看到个地方美食账号,单篇报价3000看着便宜,结局带来的开销者人均开销才15块,连推广费都赚不回来。
投放预算怎么分配最聪明?
见过最聪明的玩法是"三三制":
- 30%预算给头部平台做品牌曝光,记得要锁定开屏广告或消息流前三屏
- 50%预算铺腰部账号,重点看账号的粉丝活跃度。有个做健身器材的,专找每周直播3次以上的健身博主
- 留20%预算做应急调整。去年双十一有个家电品牌,发现某平台突然流量暴增,马上追加预算多赚了200万
千万别学我认识的那个餐饮老板,把全部家当押在某个网红身上。结局那网红突然塌房,推广费全打水漂不说,自家门店还被骂上热搜。
新手常踩的三大坑
- 盲目追求阅读量:见过最惨的案例是火锅店老板,花5万买了个百万阅读量的爆文,结局到店开销者就7个人
- 忽视内容适配:有家培育机构把双十一促销文案直接搬到学识付费平台,网民点进来发现是卖课的,举报率高达30%
- 不会看数据报表:上次帮人看后台数据,发现某平台95%的阅读时长不足3秒,明显是无效流量,他们还续费了半年
说个真实故事。去年有个做手工皮具的姑娘,开始在十几个平台乱投。后来锁定两个手作社区深耕,现在月营业额从2万涨到20万。她说最核心的是发现有个平台的网民特喜欢定制服侍,专门写了篇《手工定制背后的时间魔法》,把制作过程拆解成12个节点直播,转化率高得吓人。
其实广告新闻营销新闻推广就像钓鱼,选对鱼塘比探究鱼饵更为重要。有个数据可能颠覆你的认知:优质平台上的普通文案,往往比普通平台上的精品文案效果会更加好。下次准备投放前,先把平台探究透,这比熬夜改十遍标题管用多了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新手必看的广告软文投放平台通关手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