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初创公司靠三篇日记拿到千万融资 解密媒体软文新玩法

你有没有发现,有些公司明明没打广告,商品却突然刷爆朋友圈?去年有家做智能水杯的初创公司,只发了三篇《程序员的喝水羞耻症》,就拿到千万投资。创始人私下透露,这三篇软文带来的顾客是传统广告的17倍。

新闻推广到底是什么鬼?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觉得就是写文章打广告。直到看见某宠物品牌把商品说明改成《猫主子绝育后的心理重建指南》,才明白门道。简易说就是:
披着羊皮的狼:把广告藏进实用消息里
会下崽的内容:好软文能自己裂变传播
精准狙击手:不像传统广告广撒网

举一个真实案例:某县城民宿老板把房源消息写成《在海拔800米处,我帮客人拦截了离婚契约书》,入住率从30%飙到95%。最绝的是有客人真带着离婚契约来住,结局被其他客人劝和了。


为什么你的软文总像杳无音信?
朋友的公司曾花大价钱请作家软文写作,结局阅读量还没保洁阿姨的朋友圈高。后来改成《财务总监的Excel脱敏指南》,反而带来23个公司顾客。踩过的坑包括:

  1. 把软文当商品仿单写(网民要的是化解方案不是参数)
  2. 只顾自嗨不讲人话(得用闺蜜聊八卦的语气)
  3. 急着要钱要关注(先给受众发糖再要东西)

看一看这两个开头哪个更抓人:
A. "我司大数据平台支撑多维度剖析"
B. "凌晨三点被老板电话吓醒,只因报表上的小数点会跳舞"

某SAAS公司测试发现,B类开头的转化率是A类的6倍,留资成本下降80%。


爆款文案范文的万能解剖图
某MCN机构流出的创作模板值得借鉴:

  1. 痛点场景化:会计小李的U盘丢了三次工资表
  2. 化解方案:某天在茶水间听见的云端办公神器
  3. 效果验证:现在连税务局都来要模板
  4. 隐形带货:文末彩蛋送免费试用包

培育机构用这一个模板写的《班主任手机里的深夜求救信》,两个月招满全年学员。最妙的是文末"求助暗号"设计,让转发量暴增340%。


新媒介矩阵的排列组合
深圳某硬件公司玩出花活:把商品软文案例软文拆成九宫格发不一样的平台。比如说:
知乎写《为什么程序员都怕饮水机?》
小红书发《拯救老公秃顶的办公室神器》
B站做《行政小姐姐的工位改造大作战》

数据追踪显示,跨平台联动的获客成本比单平台低63%。最意外的是知乎文章被某上市公司CTO转发,直接带来年度框架订单。


小白也能上手的作弊指南
见过最绝的软文是修车店老板写的《千万别自己换雨刷》,配了张流血的手指特写。这一个反向操作带来:

  1. 雨刷销售额涨3倍
  2. 保养套餐多卖27份
  3. 顾客自发创作《修车囧事》专栏

实在不会写的,记住这一个公式:

  1. 抓个反常识现象(例:为什么越贵的面膜越要少用)
  2. 讲段亲身翻车史
  3. 埋个专业冷学识
  4. 留个未解之谜

最新行业报告显示,带"千万别"字眼的标题打开率比普通标题高290%,但转化率取决于后续价值是不是给足。


某4A公司总监跟我说了个秘密:他们考核软文不是看阅读量,而是看多少顾客把文章存进收藏夹。出于收藏行为代表深度认同,这一类顾客的LTV(生命周期价值)是普通顾客的5-8倍。就像那家智能水杯公司,诚然首篇软文只有10万阅读,但收藏率高达23%,这才算是投资方真正看中的数据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为什么初创公司靠三篇日记拿到千万融资 解密媒体软文新玩法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