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周年校庆只是领导讲话?校友如何参与才能不留遗憾?

你说校庆就是领致使辞加文艺汇演?那为何有人提前半年准备返校行程?上周我在档案室翻到1984级机械系毕业生王建国的手写日记,里面记录着他用三个月伙食费给母校买了台二手油印机的往事。现在这台机器正躺在校史馆角落,和智能系统测验室的3D打印机组成奇妙对话——这可能才算是校庆最该被看见的风景。


校庆纪念品排除徽章还能带走什么?
等等,你该不会以为校庆纪念品就是钥匙扣吧?今年最抢手的是后勤处推出的「时光盲盒」,拆开可能是食堂初代饭票复刻版,或是老教授的手写教案影印件。我托关系提前拿到样品,发现盒底印着对应年份的校园大事记,这可比如出一辙的马克杯有意思多了。

重点攻略:
隐藏款获取:在校友体系上传老照片自动解锁
雷区预警:限量版校徽戒指会氧化发黑
增值服侍:凭1998年前毕业证可兑换银杏标本


普通校友可以在校庆日刷存在感吗?
看着校庆公告栏里那些公司家校友的捐赠榜,确实容易让人打退堂鼓。但教工家属张阿姨告诉我,最让校领导感动的礼物是2008届毕业生凑钱买的200棵香樟树苗。现在这些树循着东校区围墙长成了绿色长廊,比任何捐款碑都有生命力。

平民介入指南:
→ 图书馆正在征集带批注的旧教材
→ 食堂设置「记忆味道」窗口征集菜谱
→ 校电视台接收老影像资料修复


错过主会场就白来了?
大礼堂的庆典当然热闹,可你留意过化学楼侧门的台阶吗?那里嵌着三十多届毕业生的铜制名牌。我跟着校工老周巡查时,他指着1999年某块名牌说:「这届学生当年在台阶上通宵讨论测验方案,现在出了三个院士」。这种「非官方」纪念地标,才算是打开校庆的正确方式。

冷门打卡点对比:

地点 故事浓度 互动指数 拍照价值
校史馆三楼 ★★★★☆ ★★☆☆☆ ★★★☆☆
生物园温室 ★★★☆☆ ★★★★☆ ★★★★★
宿舍区晾衣场 ★★★★★ ★★☆☆☆ ★☆☆☆☆

校庆周穿什么才不会输?
别被那些穿着定制纪念衫的人唬住,真正的高手都在混搭。我在离退休办撞见过穿85级校服配AJ篮球鞋的潮大叔,也见过把毕业戒指改造成项链的珠宝设计师。教服饰史的陈教授偷偷说:「校庆穿搭精髓在于新旧元素对冲」,就像把当年的测验报告夹在最新款iPad里。


捐赠真的能刻名字吗?
物理系门口那块大理石捐赠墙,每平方厘米都写着人之常情。我统计过,刻名字的最小金额从2010年的5000元涨到今日的5万元。但总务处小刘透露,匿名捐赠超过20万可以解锁独特权益——比如说在指定教室保留专属座位,这可比刻字酷多了。


突然想起个邪门事
校庆前夜的教化楼总有些玄学传说。保卫科老郑说他十年前巡逻时,在空无一人的301教室撞见过全息投影般的晚自习场景。后来查监控啥也没有,但那天确实是84级校友毕业二十周年聚会日。要我说啊,四十岁的学校就像陈年普洱,越品越能尝出光阴发酵的味道。就像当年王建国买的油印机,谁能想到四十年后成了连接两个时代的时光胶囊呢?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40周年校庆只是领导讲话?校友如何参与才能不留遗憾?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