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在信阳开店的老板们,是不是常常觉得线上推广像瞎子摸象?砸钱投广告就像往南湾湖里扔石子——连个水花都看不见!"这话可是隔壁老王开火锅店的血泪教训。今儿咱就掰扯掰扯,在信阳这地界儿做生意,到底该往哪些平台使劲儿才不白费功夫。
▌第一问:美团大众点评还管用吗?
哎,这一个我熟!去年文化宫路那家烩面馆的故事特典型。老板老张头刚开始死活不上美团,觉得抽成太高。后来被闺女逼着开了店铺,把招牌烩面做成9.9元尝鲜套餐,你猜怎么着?三个月客流量涨了30%。
重点来了:
? 入驻费得算明白(信阳地区年费1800-3800不等)
? 套餐设置要带钩子(例如储值满100送20)
? 差评处理要秒回(回复速度影响推荐权重)
不过要留意啊,现在美团在信阳的打开率比前两年降了12%,光靠这一个可不够看。
▌第二问:抖音快手在信阳真的能火吗?
你别说,还真有人玩出花来了!平桥区有个卖茶叶的妹子,天天拍采茶炒茶的视频,背景音乐配《青花瓷》,现在直播间稳定200多人围观。秘诀就仨字:本地化!
关键操作:
定位必须带"信阳"(系统会推给同城)
背景要出现鸡公山、南湾湖这些地标
文案多使用"信阳老表们看过来"这种方言梗
不过提醒新手,别一上来就搞直播,先发半个月短视频养号。茶叶妹前20条视频播放量都没过500,第21条突然爆了10万+,这事儿注重个坚持。
▌第三问:微信里藏着多少流量?
羊山新区那个母婴店老板最有发言权。人家把微信社群玩成了第二个门店,整了这些活:
每周三固定"育儿经"语音分享
每月15号搞"闲置玩具漂流"
下雨天发"到店送雨衣"的限时福利
结果呢?300人的微信群,每月能带来2万多营业额。特别是那个"砍价免费领湿巾"的活动,裂变出8个新群,这招绝了!
▌第四问:地推老土但有效?
可别小看发传单!老城区的健身房就靠这招,三个月拉来500会员。秘诀是:精准轰炸!
他们专挑这些地方蹲点:
- 小学放学时的家长群
- 社区广场舞聚集地
- 菜市场早市出入口
传单也暗藏玄机:正面印"免费体测",背面是"扫码领瑜伽课"。最关键的是,地推小哥都穿紧身衣秀肌肉,这视觉冲击力,大妈们哪扛得住啊!
▌第五问:小众平台值不值得搞?
像"信阳贴吧"这种老古董,现在还有7万多日活网民呢!有个卖土特产的老板,每周发篇"信阳美食故事",硬是把陈年贴吧玩成了带货基地。
还有更绝的——
58同城二手交易区埋软广
QQ搜"信阳宝妈群"混社群
快手极速版做任务领红包
不过得提醒,这些平台见效慢,适合做长线。就像炖固始鹅块,得小火慢煨才出味儿。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事,去年冬天有个开火锅店的朋友,非要把抖音、美团、微信、地推全搞一遍。结果累得住院不说,推广费还超支3万多。因此啊,选平台就像寻找对象,得看自家买卖和平台调性配不配。
你要是开高端美容院,跑去快手搞土味直播,那指定翻车;要是卖学生文具,不在学校周边搞地推,那就是跟钱过不去。记住喽,在信阳做生意,别贪多嚼不烂,找准两三个平台往死里深耕,比到处撒网强百倍!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信阳商家怎么选推广平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