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"隔壁奶茶店天天排队,你家商品明明更加好却无人问津?"上个月创业的小张盯着空荡荡的货架直挠头。其实商品营销就像追姑娘,光有好商品不够,得学会使用对方法说对话。今天咱们就拆解这套营销秘籍,保准你看完就想撸袖子开干!
传统三板斧还能打吗?
先别急着说老套,有些传统招式现在用好了照样能出奇效。电视台广告虽然贵得肉疼,但像王老吉当年砸央视,硬是把地方凉茶变成国民饮料。不过现在玩电视得加新花样,例如某奶粉品牌在育儿节目里植入科学喂养小剧场,转化率比硬广高3倍。
报纸杂志现在最适合搞"回忆杀"。有个老字号糕点铺在本地晚报连载60年代粮票故事,勾起中老年情怀的同时,子女辈反而成了网购主力军。线下活动更得玩出花,建材城老板老李在展会上搞"锤子砸瓷砖"质量测试,抖音直播直接带火三个新品。
数字时代的流量密码
这年头谁还不会点互联网招数?SEO优化就像给商品办网络身份证,有个卖手工皂的姑娘把"孕妇可用"关键词做到百度搜索首页,三个月订单排到明年。SEM竞价适合急性子,朋友开驾校时抢"科目一包过"关键词,点击成本从5块降到8毛的秘诀是——专挑凌晨两点调价!
社交网络媒体才算是年轻人的主战场。奶茶品牌用公司微信玩"点单暗号",每周五更新的神秘口令让00后追着打卡。最近更火的玩法是短视频挑战赛,有个卖拖把的厂家发起"单手拧干大赛",网民自发拍的搞笑视频比商品广告还吸睛。
勾搭潜在顾客的高级套路
事物营销注重"四两拨千斤"。还记得去年夏天某防晒霜品牌吗?他们在40℃高温天给外卖电动车装遮阳伞,这波操作直接登上同城热搜榜。跨界联名更是屡试不爽,白酒品牌和巧克力搞"微醺礼盒",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顾客群竟然重叠了35%。
体验式营销得戳心窝子。宜家的"30分钟免费午睡"服务就是个绝招,床垫销售额涨了不说,连带抱枕都成了爆款。最近更流行私域流量玩法,美妆店主拉了个VIP群,每天发素颜自拍教护肤,复购率从20%飙到68%。
黑科技赋能新玩法
AI营销已经开始颠覆传统。有个卖智能手表的团队,用算法分析网民运动数据,自动生成个性化健身方案,客单价直接翻番。大数据更是精准得吓人,朋友开母婴店后台上显示:买380元奶粉的顾客,62%会顺手带走小包装湿巾。
包装黑科技也能成卖点。最近爆火的"会说话的矿泉水",瓶身温度超过26℃就显示"该喝水啦",年轻白领们买来当办公桌装饰。还有个更绝的——某膨化食品包装印着"扫码看冷笑话",扫码率高达91%。
个人掏心窝子建议
干了十年营销,最深的体会是——别把潜在顾客当数据,当活生生的人。就像星巴克从来不说自己咖啡多香,而是卖"第三空间"的治愈感。最近帮朋友策划农家乐,我们主打"帮城里人认领菜地",结果卖得非常好的反而非农商品,是那种"今天我当农场主"的体验感。记住啊朋友们,现在人买的早就不只是商品,是情绪,是故事,是那个"懂我"的瞬间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产品营销的十八般武艺,总有一招让你销量翻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