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卖不动?三招让顾客主动找你买

你有没有发现货架上的白酒总是同一批人在买? 上周参加婚宴,发现主桌上摆的某品牌白酒,转了三道手又回到超市货架——这事儿挺有意思。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,怎么让白酒从"转手礼品"变成"自饮首选"。


一、怎么打破"都是酒精勾兑"的刻板印象?

去年帮老家酒厂做推广时,碰到最头疼的症结:年轻人闻着酒香过来,一听是白酒扭头就走。后来我们整了个狠活——开放式酿酒车间

操作步骤:

  1. 在厂区装24小时直播摄像头
  2. 每坛酒挂溯源二维码,扫开能看发酵过程
  3. 每月搞"糟房探秘日",让开销者亲手拌酒曲

结局你猜怎么着?三个月后复购率从12%涨到38%。最让我意外的是,95后开销者占比多了17%。有个小伙说:"看着自己摸过的酒缸出酒,不买两瓶都对不起手上沾的菌种。"


二、如何让中年人也觉得喝白酒不土?

这事儿得跟茶馆学。我们在郑州做的测验很有意思:把白酒吧台搬进咖啡馆,结局卖出三种新喝法:
早C晚A套餐(早上咖啡配白酒蛋糕)
② 白酒特调(杨梅烧酒+气泡水=中式莫吉托)
解压盲盒(随机抽取3ml不一样年份基酒)

数据对比吓人一跳:

销售方式 35岁以下占比 客单价
传统货架 22% 168元
体验式吧台 61% 293元

核心是把喝酒变成社交货币。现在年轻人发朋友圈都爱配文案:"在白酒吧背《将进酒》比蹦迪酷多了"。


三、怎样让商品自己会说话?

见过白酒瓶身上印诗集的吗?我们给江苏某酒厂设计的故事酒标,让滞销款变成爆款:

  1. 每瓶酒对应一个村民故事
  2. 扫描酒标看酿酒师傅的采访视频
  3. 集齐6个故事换定制酒坛

最绝的是有个北京顾客,专门为了收藏故事买了12瓶不一样款。他说:"现在喝酒跟追剧似的,每瓶都有新剧情。"这种玩法让经销商拿货量翻了3倍,出于货架成了免费广告位


四、别跟风搞什么"窖藏50年"

这话可能得罪人,但真见过太多酒厂栽跟头。山西有个小作坊,非说自家存着80年代老酒,结局被扒出厂房都是2000年建的。其实现在聪明人都玩透明陈化
① 每月给开销者发存酒视频
② 按年收取保管费
③ 开坛时搞在线拍卖

杭州的"云存酒"项目,让200块的口粮酒存三年能卖到600块。有个阿姨存了5坛女儿红,取酒那天直接在直播间哭了,说比嫁女儿还激动。


五、价钱战早过时了

去年双十一有个现象特有意思:某大牌白酒降价40%销售额反降,隔壁小厂涨价15%却被抢空。秘密就在仪式感定价

  • 399元档:送开酒银器+手写编号证书
  • 699元档:配非遗剪纸包装盒
  • 1314元档:含双人酿酒体验课

南京婚庆公司现在最爱推这套,新郎说:"多花300块能让婚宴酒瓶变成传家宝,值!"


说点掏心窝的话
白酒行业最缺的不是好酒,而是敢把酒厂后门打开的勇气。下次你去酒厂考察,别光盯着灌装线看,建议去包装车间转转——那些边哼歌边系红绳的包装工人才算是真正的销售大师。就像我上周在泸州看到的,五十多岁的老工人随手编了个蝴蝶结,00后小姑娘当场拍照发小红书,这可比投10万广告服侍费管用多了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白酒卖不动?三招让顾客主动找你买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