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场景化提问)
您家开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门口的土特产店,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尴尬?明明游客乌泱泱的,可微信好友半年才加了87个?别慌!临夏回族自治州"河州味道"牛肉干厂老马,靠微信新闻推广硬是把复购率干到43%,这事儿还上了《兰州晚报》民生版。
微信软文是个啥?能吃吗?
说白了就是藏在故事里的广告!好比你去天水吃麻辣烫,老板边唠嗑边递给你试吃装。甘肃商家现在玩得贼溜——敦煌李姐的杏皮茶铺子,在《受众》依靠微信公众平台发了个《守着莫高窟卖冷饮的二十年》,阅读量破5万,微信订单直接爆单到停业三天。
甘肃商家为啥非做不可?(重点看第三点)
- 成本忒低:兰州西站旁打印店做个传单还需要8毛/张,微信软文200块能推5个群
- 精准度攒劲:庆阳苹果合作社老周,定向推给25-45岁宝妈,转化率21.7%
- 官方数据说话:省商务厅《2023电商报告》写着呢,甘肃农商品微信咨询量同比涨了178%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(表格对比)
误区类型 | 真实案例 | 正确姿势 |
---|---|---|
自嗨式写法 | 白银某枸杞厂写"富含多糖" | 改成"熬夜带娃妈妈的回血神器" |
渠道乱投医 | 定西土豆粉店群发养生号 | 精准投甘肃本地生活号 |
佛系等转化 | 武威民宿发完三天没看数据 | 每天早8点、晚9点必查后台 |
实操五步走(记得拿笔记)
第一步:找对故事切入点
金昌镍矿家属区的王阿姨,把《从矿工食堂到网红辣酱》的推文发到退休职工群,三天卖出500瓶。记住!真实故事+化解方案=王炸组合
第二步:内容要带"甘味"
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!学学酒泉夜市烧烤摊老张的标题:《河西走廊的孜然,咋就比别处香?》。西北方言词+具体场景=亲切感爆棚
第三步:平台算法喜欢啥
带"甘肃""兰州"等地名权重加15%(敦煌文旅局内部数据)
早上7-8点发的文,中年网民打开率高23%
重点加粗:配图必须用手机实拍,别采用网图!
第四步:转化路径设计
临夏八坊十三巷的民宿主理人告诉我个绝招:在文末放个"暗号福利"。比如说回复"黄河谣"送手绘地图,转化率直接翻倍。切记!福利要即时可得,别让人等
第五步:数据复盘
别学平凉那个愣头青小王,发了10篇文就躺平。要看三个核心数:
- 阅读完成率(低于60%赶紧改排版)
- 加好友率(高于3%算合格)
- 二次转发率(超过8%就能爆)
本人观点时间
干了八年甘肃地推,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微信新闻推广就像揉兰州拉面,节奏比力度重要。新手千万别贪多,一周集中推2篇,比每天发5篇管用十倍。那些说"没效果"的,八成是没坚持过三个月——知道甘南藏药基地的仁增多吉吗?人家愣是发了87篇才爆单,现在成了玛曲县微商培训讲师。
最后唠叨句:碰到阅读量卡在500不动弹,试试在文章里加句"兰州拉面二细还是三细?评论区吵翻了"。这招我从《甘肃新媒介传播白皮书》里扒的,河西走廊20多个商家亲测有效。信不信由你,反正武威的葡萄干厂赵老板用这法子,微信好友从300涨到2700,也就采用了俩月!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甘肃微信软文推广实战:小白也能月增300精准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