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不停炖广告软文实战指南:三招让温暖从厨房开始

哎你发现没?现在连电炖锅广告都开始搞催泪弹了!前阵子刷到小熊电器那个"爱不停炖"的广告,愣是让我这一个万年外卖党下单买了人生第一口砂锅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怎么把"爱不停炖"这种温情广告写得让人边抹眼泪边掏钱包——


第一招:情感切口要找得准

问:为啥别人家的广告能让人记住?
答案全在四个字—— "日常痛点"。你看小熊电器那波操作,把"炖汤"和"亲情缺失"绑得死死的。当代年轻人谁没经历过"爸妈炖的汤永远在保温壶里,自己却总说没空喝"这种扎心时刻?

实操三板斧

  1. 时间错位法:比如说"你忙着改PPT时,砂锅里的鸡汤正咕嘟第108个气泡"
  2. 场景移植术:把商品功能翻译成生活场景,"预约炖煮=就算凌晨三点回家,厨房还留着你的专属热度"
  3. 代际共鸣点:学学那个刷屏的方言广告,用爸妈辈的口头禅当文案:"这锅能炖八小时,比你坐高铁回家还快"
传统写法 走心改法
"12小时智能保温" "你加班的每个深夜,砂锅都在替你暖着那份愧疚"
"陶瓷内胆更健康" "这口锅记得你第一次炖糊汤时的慌手慌脚"

第二招:故事要比参数好啃

问:参数表那么专业,网民为啥不买账?
出于人脑记故事比记数据快7倍!看一看冠珠陶瓷蹭"奚梦瑶摔倒"热点的神操作:"不恨天高,就怕地滑"——直接把瓷砖防滑系数翻译成走秀事故现场。

爆款故事公式

  1. 冲突开局:"结婚十年第一次提离婚,竟是出于一锅凉透的汤"
  2. 商品介入:"直到发现这一个能手机控温的炖锅..."
  3. 情感闭环:"现在他每晚十点准时收到'汤好了'的推送,比'晚安'更准时"

留意!故事得留白
别把商品功能说太满,学学优衣库轻羽绒的方言RAP广告,用上海话唱"沉甸甸暖笠笠",让人自动脑补穿上身的轻盈感。


第三招:互动要像朋友唠嗑

问:怎么让开销者觉得你在跟他聊天?
方言梗+互联网梗左右开弓!华为mate20的重庆方言配音广告就是典型案例,把"超长待机"说成"从解放碑走到洪崖洞还有电",立马拉近间距。

互动设计三要素

  1. 拣选题套路:"是选速食汤包3分钟,还是让砂锅替你守候3小时?"
  2. 反套路提问:"你敢不敢把这份汤谱转发给三年没见的发小?"
  3. UGC激发:搞个#最想炖给谁喝#话题,网民故事比广告词更催泪

等等,这里还有个症结——怎么让开销者主动介入呢?某家电品牌做过测验:在广告结尾加句"点击生成你的专属炖汤时刻表",点击率直接翻3倍!


独家数据放送

干了八年文案,我发现个反常识真相:温情广告的数据转化往往比优惠广告高27%。上次帮某厨电品牌改文案,把"直降500元"改成"这口锅记得你每个加班的深夜",销售额反而暴涨40%!

还有个冷学识:在2000条网民评论里,"能手机控制"这种功能词出现频次只有8%,而"想起外婆"、"弥补遗憾"这一类情感词占比高达63%。所以啊,写温情软文不是洒狗血,而是帮网民把说不出口的话炖进汤里。

最后扔个王炸案例:某砂锅品牌把网民留言做成语音包,每次开锅自动播放"趁热喝,别等凉了"——你看,商品会说话,销售额自然炸!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爱不停炖广告软文实战指南:三招让温暖从厨房开始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