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尔媒体访谈怎么玩?独家拆解智慧家电的传播密码

听说最近海尔商圈部又在搞大动作?上周三他们刚结束与《智造中国》的深度访谈,当天微博话题阅读量就破了2.3亿。身为跟了海尔五年的老媒介人,今儿就带各位扒扒家电龙头如何把访谈软文变成爆款制造机


一、选对人比说对话更为重要

为什么这次访谈主角是技术工程师而非CEO? 去年青岛家电展我就发现,海尔把技术骨干推到台前的次数更加多。其实这招暗藏玄机:

  • 可信承度拉满:穿工装戴防静电手环的工程师,讲起"零冷水技术"可比西装革履的高管有说服力
  • 细节控福利:他们能掏出研发日志本,指着某页潦草笔记说"这就是攻克-30℃制热难关的灵感刹那"
  • 反差萌设定:彬彬有礼的清华博士,聊到兴起突然飙出青岛话"当时俺们整个组都急眼了",这画面不要太真实

对比下不一样访谈对象的效果:

对象类型 阅读量峰值 网民互动率
公司高管 1.2亿 3.7%
技术骨干 2.8亿 11.2%
网民代表 9800万 8.6%

数据不会骗人,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发声才算是王道。


二、症结清单藏着小心机

千万别信什么"随机访谈",海尔这次28个症结都是精密设计的心理钩子

  1. 破冰三连击:"听说您工位放着女儿画的冰箱?"(引出家室温情)
  2. 技术显摆局:"零下30℃制热这一个坎,你们组啃了多久?"(凸显专业)
  3. 网民直通车:"我家老空调总结霜怎么办?"(自然植入新品)

更绝的是埋梗设计。比如说工程师提到"凌晨三点在测验室煮火锅测试油烟机",这画面感让#海尔牌火锅#直接冲上热搜。你看,技术流也能玩出烟火气


三、说人话比拽术语管用

访谈里有个经典片段:工程师解释"双塔软风技术"时,突然转身举起两张A4纸:"您看,普通空调的风像拿纸拍脸,我们的风像扇子轻轻摇。"在场媒介人刹那秒懂。这种可视化表达的秘诀在于:

  • 道具辅助:用日晷解释智能光感,拿热度计演示急速制冷
  • 方言加持:把"PID变频算法"说成"空调会自己寻思怎么省电"
  • 场景移植:描述保鲜技术时说"放三天的韭菜合馅包饺子,我妈都说比菜商圈新鲜"

记得上次访谈他们教网民查能耗,不说"国家能效准则",改成"看这一个绿色小标,就跟选女婿看人品一个理儿",评论区当场笑疯。


四、多次转载才算是重头戏

你以为访谈完就结束了?海尔商圈部那帮人可精着呢:

  1. 拆条鬼畜:把工程师挠头说"这参数不对啊"剪成表情包
  2. 技术番外:在抖音发测验室日常,展示"空调淋暴雨测试"
  3. 网民共创:搞"你画我猜"活动,让粉丝把技术术语画成简笔画

最牛的是他们把访谈金句印在仿单上,现在网民买家电都爱收藏这些"技术情话"。要我说,会玩的公司能把仿单变成传播素材


干这行十几年,见过太多公司把访谈搞成商品发布会。海尔聪明就聪明在让技术有热度,让革新会说话。下次你要写科技类访谈,记得把参数表换成生活画,保准受众追着问"然后呢"。就像他们家工程师说的:"好技术自己会找嘴替,咱们只管把测验室的门打开。"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海尔媒体访谈怎么玩?独家拆解智慧家电的传播密码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