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你写的软文总像自嗨?
上周路过小区超市,听见收银大姐吐槽:"现在互联网上那些卖货文章,净整些听不懂的词儿!"这话可把我点醒了——朴实软文最怕端着说话。就像网页3说的,得先搞明晰"网民到底想听啥"。
一、啥叫"朴实"?不是土气是透气
有回帮水果店写促销文案,老板非让我写"果肉饱满,富含维生素C",结局大爷大妈根本不理。后来改成"这苹果咬下去咔嚓响,甜得能勾走你家馋猫",当天多卖三百斤。
朴实软文三特征:
- 说人话:把"精选原料"换成"隔壁王婶试吃三回才点头"
- 接地气:学网页5那招"用买菜大妈听得懂的言语"
- 带体温:像网页2说的"让受众觉得是邻居唠嗑"
举一个反面教材:某保健品广告写"采用先进生物萃取技术",改版后变成"六十岁张叔爬六楼不喘气",咨询电话直接打爆。
二、怎么找"土味素材"?
村口情报站才算是灵感宝库!去年给农家乐写推文,蹲在村头小卖部听八卦,发现城里人最爱问:"你家土鸡晚上睡哪?"
素材挖掘四件套(参考网页4的找茬攻略):
- 翻聊天记录:客服说"这梨甜吗"改成"牙口不好的老人能吃吗"
- 菜商圈蹲点:卖菜大爷的吆喝比文案更抓人
- 看差评找茬:发现"送货慢"背后是怕水果烂路上
- 混大妈群:广场舞群里天天讨论"哪家鸡蛋煎饼不粘锅"
真实案例改造:
原版 | 土味版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《有机蔬菜上市》 | 《老刘头凌晨四点下地摘菜拍》 | 转化+230% |
《新款电饭煲发布@replac=10002》 | 《不会做饭的90后靠这锅活》 | 分享量翻倍 |
三、咋让文字冒烟火气?
跟楼下煎饼摊主偷学的绝活:写作要像摊煎饼,料实在手法要糙。网页1说"少用专业术语"太对了,你看人家摊煎饼会说"低温慢烘"吗?人家喊的是"饼脆得能当锣敲!"
五大加料秘诀:
- 数字要带热度:不是"热销千件",而是"388个宝妈回购"
- 故事要见毛孔:写老裁缝的手抖毛病比吹做工精细管用
- 对比要扎心:"穿前像麻袋,穿后像高定"
- 留点语病:偶尔来个"这玩意儿好用到哭"更加真实
- 用方言调味:"得劲儿""忒划算"比"超值"更带感
有回写助农软文,开头用"这桃甜得能哄媳妇儿消气",被顾客嫌土。结局发出去当天,村里大爷们集体下单——原来都是买回去哄老伴的!
说点大实话
干了八年文案才悟透:最高级的朴实是敢露怯。上次给饺子店软文写作,自曝"老板娘包坏三十个才练出这手艺",反而引来食客打卡。这招其实是网页2教的"适当暴露不完美"。
见过最绝的案例是修车铺文案:"师傅修车二十年,还是分不清口红色号",既显专业又有人味儿。现在终于明白网页5为啥强调"要有故事性"——大家记不住参数,但忘不了活生生的人。
最后唠叨句:写朴实软文别老想着当文豪,就当给隔壁大姐发微信。就像我师傅说的:"能把专业话翻译成菜商圈黑话,才算是真本事。"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朴实软文怎么写?三个土方法教你讲人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