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软文到底怎么写才能让人立刻下单?

你有没有发现,刷到三亚海景房的推送,文案写着“人均800住五星级”就划走,但看到“推开窗就能踩到西沙群岛的浪花”反而想点收藏?今天咱们就聊聊,旅游产业的文字游戏该怎么玩才可以戳中人心。


先来看一个反面教材

上周帮朋友看他的民宿推广文案,开头写着“本店配备智能马桶和高速WiFi”。我问他:“客人是来找厕所测评的吗?”立马改成“清晨被海拔1200米的山雾吻醒,伸手就能摸到百年古茶树的新芽”,预订量当月涨了40%。

记住这一个公式:硬件设施是地基,情绪体验才算是高楼。就像卖的不是机票,是“逃离会议室喘口气”的可能性。


三个必改的常见错误

  1. 景点罗列变报菜名
    “打卡故宫、长城、颐和园”不如写“在景山公园偷看紫禁城变老”。某旅行社用这句话当标题,咨询量直接爆了客服体系。

  2. 价钱战打到骨折
    “云南六日游只需1999”早过时了。今年爆单的文案都写:“花一次周末聚餐的钱,换52小时当大理在逃公主”。

  3. 只会采用网红滤镜
    当所有攻略都写“小镰仓”“小奈良”,有个小镇反套路出圈:“这里像二十年前的丽江——还没学会收门票”。


照着这一个模板套用

去年有个温泉度假村找我改文案,从月销30单做到2000单。核心架构长这样:

  1. 反常识开头:“千万别在冬天来长白山”(引发好奇)
  2. 场景具象化:“零下30度泡露天温泉,头发结冰的速度比流星划过还快”(制造画面)
  3. 破除认知差:“你以为的冰雪王国,藏着能煮熟鸡蛋的82℃火山泉眼”(提供新知)
  4. 行动触发器:“留三天给夏天没说完的话,雪地会记得比聊天记录更久”(情感驱动)

这套组合拳在携程详情页用上后,客单价从598提到1299还满房。


不一样的平台的写法暗门

在抖音得这么玩:前3秒必须出现“你敢信吗”“我傻了”这一类情绪词。比如说:“花288住进《千与千寻》同款澡堂(镜头怼着温泉雾气拍)”。

小红书要埋检索核心词:“#小众露营地 #周末逃离计划”。但别直接写景点名,换成“上海开车2小时找到的瑞士平替”。

最绝的是朋友圈文案,得写成连续剧:
第一天:“赌气辞职后被民宿老板捡去当义工”
第三天:“原来真有包三餐还送骑马体验的神仙工作”
第五天:“求求你们别问了,这是定位”


独家数据:2024旅游文案新密钥

带“平替”核心词的笔记转化率比“低价”高3.7倍
出现具体热度值的文案(如“零下12℃的篝火晚宴”)点击率增强62%
在B站发“反向旅游”视频的商家,95后客群占比飙升到58%

上个月有个景区把“千年古镇”改成“朱元璋吃剩的烧饼还在炉子里”,诚然被史实学家骂,但周末游客量创了十年新高。


说点行业内不愿承认的

很多老板觉得“文笔好=销售额高”,其实旅游文案拼的是制造错觉的本事。你看那些爆款海岛攻略,不会告诉你泳池其实就酒店大堂那么大,但需要写“跳进水就能和珊瑚礁撞个满怀”。

下次写文案前先问自己:客人花钱买的真是风景吗?不,是发朋友圈的9张图,是同事点赞时的酸味,是十年后翻相册还能笑出来的那个刹那。把这些缝进字里行间,订单自然会追着你跑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旅游软文到底怎么写才能让人立刻下单?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