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朋友圈刷到过那种"299元三日游包食宿"的广告吗?点进去一看全是景点清单和行程表,关掉前还需要骂句"这也能叫文案?"。去年我邻居老王的旅行社就栽在这上面——投了3万块推广费,咨询电话不到20个。后来帮他改了篇软文,当月报名量直接破百。今天咱们就聊聊旅游团软文的黄金三法则。
*
先化解个灵魂拷问:游客为何要看你的行程表? 去年某OTA平台做过测试,把传统线路说明改成"在洱海醒来时,你会先看见雪山还是霞光?"的体验式文案,咨询量暴涨210%。记住啊,软文不是商品仿单,而是造梦机**。
有个经典案例值得琢磨:某东北雪乡旅行团原先写"专业导游+温泉酒店",无人问津。改成"在零下30℃啃着冻梨泡露天温泉是什么体验?"后,咨询电话被打爆。你看明白没?得先把人拽进场景里,再谈服侍细节。
***
具体怎么写?送你三个必杀技:
- 痛点变爽点:不说"行程不赶",改说"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懒人专线"
- 数据可视化:把"服侍过10万游客"换成"每3分钟就有1人报名"
- 反常识对比:"比在家点外卖还省钱的海南避寒攻略"
去年有家亲子游机构更绝,在推文里埋了个"孩子哭着不想回家的秘密基地",评论区全是求地址的家长。重点来了!别急着介绍景点,先贩卖情绪价值。就像卖的不是海岛游,是逃离KPI的48小时自由。
*
新手最爱踩的坑就是把软文写成百度百科**。去年某古镇旅游团推文堆砌史实资料,结局阅读量还没导游的朋友圈高。反观某小众线路的爆款文案,通篇都在讲"怎么在苗寨当三天当地人",转化率高出行业均值3倍。
这里还有个绝招:用游客语录代替官方话术。比如说把"专业导游陪同"改成"北京张阿姨说:这导游比亲闺女还贴心!"某老年旅行团用这招,三个月复购率涨了58%。
*
说到报价技巧,你肯定见过"1999元起"这种写法吧?知道为什么效果越来越差吗?某旅游大数据显示,带具体日期的"3月15日前报名立减300"比模糊促销点击率高74%。更狠的玩法是价钱锚点+即时决策**组合:
- 原价2999元(划横线)
- 早鸟价1999元(红色加粗)
- 仅剩8个名额(动态更新)
某境外游商品去年双十一用这招,凌晨两点还有人在下单。但要留意!低价谋略必须搭配信任背书,比如说晒出30万质保金凭证,或真实游客的支付截图。
*
独家说个行业真相:去年某平台监测数据显示,带UGC内容(网民自拍视频+游记)的推文转化率比纯图文高2.3倍。特别是那种"素人在景点转圈圈"的短视频,看着粗糙,却能让咨询量暴增。你品,你细品,真实感才算是非常好的滤镜**。
最近有个现象挺有意思:某旅行社把投诉处理过程写成"导游深夜冒雨送胃药"的故事,反而引来大批新客。要我说啊,旅游新闻营销文案的最高境界,是让受众看完就想@闺蜜说'咱们去吧'。就像那个卖爆的西藏自驾游商品,推文里80%都在讲路上遇见的奇葩事,结局报名人数超载了三辆大巴车。
下次写旅游团软文前,先问自己三个症结:
- 这篇文字能让人截图发朋友圈吗?
- 游客会拿着文章去说服同行伙伴吗?
- 看完之后闭上眼睛能想起哪个画面?
假若都达标了,你就等着接咨询电话到手软吧。记住咯,说一千道一万,不如让顾客看见'另外一个自己'在风景里笑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旅游团软文这样写客户追着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