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刷朋友圈的时候,是不是常常莫名其妙就被种草了?那些看着像普通分享的文章,点进去划到结尾才惊觉是广告,可你以把商品加进购物车了——这事儿搁谁身上没发生过?”最近辅导小区里开奶茶店的王姐,她说自己砸钱投广告总打水漂,但刷到某些"新手如何火速涨粉"的攻略又将信将疑,这就说到咱们今天要唠的新闻营销门道了
说个反常识的真相啊,现在朋友圈阅读量过万的"个人经历"贴,十个有八个都是带着任务的。上次刷到邻居李哥发"带老爸体检查出早期肺癌",看着看着跳出来保险商品推荐,评论区竟然还有二十多人问购物链接(这一个案例你们品,细品)
一、软文硬广结合广告案例到底差在哪?
刚入行那会儿我也犯迷糊,后来在广告公司蹲了三个月才搞明白。简易说硬广像相亲——单刀直入亮条件,软文像搞暧昧——撩得你心痒痒自己主动问联系方式。举一个实际对比:
比如说卖儿童钙片:
×硬广:"XX钙片买二送一 推动骨骼发育"
√软文:"幼儿园体检全班就我娃达标,这几招或许你也用得上(附食谱)"
发现没?重点不是讲商品多好,是要让受众自己推导出"我需要这一个"的结论。就像上周帮开瑜伽馆的朋友写招生文案,在妈妈群发的是《三年抱俩的腰伤妈妈自述》,压根没提"年卡打折",光讲怎么抱娃不伤腰,结局当天就有十二个宝妈加微信
二、小白常踩的三大坑
我跟过二十多个新手写手的成长轨迹,这几个毛病八成人都犯过:
- 把仿单当软文——上来就列成分表,又不是搞科研
- 自嗨式写作——全程"我家""我司",受众压根不关心
- 着急要转化——第二段就甩购物链接,吃相太急
去年双十一有个典型案例,某个化妆品牌写了篇《成分党深扒大牌平替》,本来数据挺好,结局在第三段突然插进满屏优惠券二维码,评论区马上有人吐槽"果然是要卖货"。后来改掉促销消息,换成测验室检测报告截图,转化率反而翻了3倍
三、手把手教你钓鱼式写作
别被专业术语吓着,说白了就是挖坑→填坑→撒饵的套路。拿我做过的宠物食品案例打比方:
① 开头痛点:去年小区5只猫查出肾衰,医生说可能是...
② 学识科普:(放检测机构数据)蛋白质含量超标的危害
③ 现身说法:自家猫换粮三个月后的体检对比
④ 自然植入:末尾提了嘴现在喂的是XX牌,评论区问的人太多才放出店名
重点来了!这一过程中要设置三次转折点:
- 首次1/3处放悬念(比如说"医生欲言又止说了三个字")
- 中间坐标抛反常识("贵的粮不等于好粮")
- 结尾前留钩子("原本不想公开品牌怕被说广告,但...")
四、自检清单你得存好
写完别急着发,按这一个顺序检查:
- 删掉所有"优质""卓越"这一类形容词
- 保留至少三处真实细节(比如说宠物医院的名称)
- 植入2-3句口头禅("你懂我意思吧""这事整的")
- 最后加个错误字(比如说把"在"打成"再")
前几天有个做家政的学员照这模板写《请过8个保姆才明白的血泪教训》,本来担心太像广告,结局发完当晚接到17个预约电话。核心是把收费准则藏在文末第六张配图里,既不影响阅读又筛选出精准顾客
说点招人恨的大实话
见过太多新手被忽悠报写作班学修辞技巧,其实新闻营销的核心就两点:比受众多想一步,比同行少说一句。当你能写出让受众觉得"TA懂我"的内容时,推什么商品已经不重要了,这就跟处对象一样,情绪到位了干啥都牵强附会是吧?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新手怎样零基础写出赚钱软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