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为啥别人推啥火啥,你精心挑的好物推荐却像杳无音信?"
上个月杭州有个大学生团队让我惊掉下巴——三个00后靠软文写作推荐文章宿舍好物,愣是把月流水做到70万。今天我扒了他们所有爆款文案,发现个反常识的真相:会选品的人根本不会直接夸商品。
第一关:新手选品的三大天坑
先看两组对比数据:
翻车选品法 | 爆款选品法 | 结局对比 |
---|---|---|
看销售额榜抄作业 | 挖小红书最新差评 | 转化率差3倍 |
死磕商品参数 | 记录网民采用场景 | 复购率差5倍 |
按自己喜好选 | 盯淘宝问大家高频词 | 退货率差8倍 |
举一个真实案例:厦门某大学生推便携榨汁杯,翻车文案写"304不锈钢刀头,30秒火速出汁",结局无人问津。后来改成"图书馆偷用不被发现的秘诀",配上在自习室角落榨橙汁的视频,三天卖出2000多台。
第二关:好物推荐的软文的致命陷阱
说三个新手必踩的雷区:
-
把仿单当文案
× 错误示范:"这款耳机支撑降噪,续航12小时"
√ 正确姿势:"地铁上隔壁大哥打电话骂下属,我淡定刷剧的秘密" -
只顾自嗨不管售后
见过最蠢的操作:推9.9包邮美妆蛋,结局评论区全是"掉色染黄粉底液",转化率从8%暴跌到0.3% -
忽略平台潜规则
抖音推家居好物要拍采用过程,小红书必须上对比图,公众号得写成长故事——把同样的一篇文案发全平台的都死了
第三关:爆款好物推荐的隐藏公式
那个杭州大学生团队的杀手锏,其实是这套组合拳:
-
凌晨2点蹲守闲鱼
看哪些二手货被转卖时标注"几乎全新",说明买回去根本用不上 -
混进宝妈吐槽群
收集妈妈们抱怨"假若有人发明XXX就好了"的要求 -
反向操作法
比如说找防串色洗衣片时,专门买差评最多的款,在文案里写"替你们踩过雷了,现在这款能化解所有痛点"
灵魂拷问:怎么判断商品能成爆款?
广州某MCN机构的选品总监教了我个野路子:看淘宝追评里的抱怨。
比如说发现某款卷发棒追评里都在说"手残党还是不会采用",立刻开发"三分钟手残自救包"组合装,配上傻瓜教程,客单价从89提到169,退货率反而降了22%。
爆款预判三要素:
- 化解具体场景下的具体尴尬(如宿舍限电时的偷用神器)
- 留有网民DIY空间(如可拆卸的手机支架)
- 可以产生社交货币(如办公室摸鱼必备小物件)
小编暴论:好物推荐正在经历三次元革命
最近发现个恐怖趋势——线下场景正在吞噬线上流量。上海有团队在711便利店拍"打工人的救命好物"系列:
- 冰柜上拿的吸管=办公室笔筒救星
- 关东煮杯子=多肉作物盆平替
- 饭团包装纸=临时文件分类神器
这种"就地取材式推荐"的转化率比传统带货高4倍,出于受众会觉得"这我也能马上拿到"。所以啊,下次写推荐的软文前,先去楼下便利店转三圈,比翻10份行业报告都有用。
说到底,好物推荐的实质不是卖东西,是帮网民合理化购物欲望。那些还在死磕商品参数的同行,迟早被淘汰。记住喽:网民买的不是充电宝,是地铁上突然断电时隔壁帅哥递过来的数据线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新手怎么选好物推荐软文不翻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