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奇不奇怪?隔壁王姨天天广场舞跳得欢,自家闺女求她带娃却直摆手。 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得嘀咕:亲妈带外孙不是至理名言吗?今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唠唠,那些"狠心"姥姥们心里到底咋想的。
真相一:带娃不是义务 是情分
"我养大闺女就足够了,凭啥还得养外孙?"这话听着刺耳,但换一个角度想啊,咱亲妈亦是活生生的人。她们熬过了养大我们的苦日子,十分困难退休能喘口气了,跳广场舞、旅游、上老年大学不香吗?
举一个实在例子:我二姑去年刚当姥姥,闺女求她带娃时她直接甩出体检报告——高血压、腰间盘突出全齐活。你品,你细品,到底是亲妈狠心,还是咱们当儿女的太想当然了?
真相二:劳而无功的"三夹板"困境
带娃的苦你们知道吗? 喂奶、换尿布、哄睡这些体力活咱就不说了,最要命的是得在闺女女婿间当"三夹板"。孩子磕了碰了得挨埋怨,培育理念不一样得憋着火,亲家见面还得陪着笑脸。
看一看这组对比数据:
奶奶带娃 | 姥姥带娃 | |
---|---|---|
被埋怨率 | 38% | 62% |
零花钱 | 每月2000元 | 自掏腰包 |
休息日 | 每周2天 | 全年无休 |
这么一对比,姥姥们心里能没疙瘩?换你你干不干? |
真相三:隔代亲≠必须得带娃
总有人说"姥姥带娃至理名言",这话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我三婶就是个活例子,带大外孙女三年,结局孩子上幼儿园后亲家接走了,现在见面都不叫姥姥。你说这心寒不寒?
这里头有个核心转折点:很多姥姥发现,自己累死累活带大的娃,最后还是跟爷爷奶奶亲。为啥?出于节假日、生日聚会这些"露脸"的机会,往往都是爷爷奶奶出面。这买卖,搁谁心里能平衡?
破解困局的三个锦囊
第一招:明算账不如讲感情
别上来就说"妈你帮我带娃",试试这么说:"妈,我想让娃多沾沾您的福气"。听听,这话是不是顺耳多了?重假若让老人觉得不是被使唤,而是被需要。
第二招:搞个"带娃轮班制"
周一到周三奶奶带,周四到周五姥姥带,周末小两口自己扛。这么安排有几个好处:
- 老人不会累垮
- 娃能接触不一样培育方式
- 婆家娘家都不得罪
亲测有效:我闺蜜就这么干的,现在两家老人抢着带娃,为啥?怕轮到自己班的时候娃跟对方更亲!
第三招:给姥姥发"荣誉证书"
别笑!这招真管用。整个小红本,写点"最佳姥姥奖"、"带娃劳模"之类的,逢年过节当众颁发。老人要的不就是这份认可吗?我大姨现在把外孙的奖状和她的"荣誉证书"并排挂着,见人就显摆。
话说回来,我倒是挺支撑那些"狠心"姥姥的。带孩子这事儿吧,就像放风筝——抓太紧线会断,放太松又怕飞了。亲妈不带娃不是不喜欢,恰恰是想让咱们学会自己当爹妈。再说了,现在母婴服侍这么发达,育儿嫂、托幼机构遍地都是,何必非把老人绑在带娃的战车上?
最后唠句掏心窝的:与其纠结亲妈带不带娃,不如想一想怎么让娃记住姥姥的好。周末带娃去看一看姥姥,过年给姥姥封个大红包,让娃亲手做张贺卡...这些小事啊,比品德绑架管用多了。毕竟,亲情这玩意儿,强扭的瓜不甜,用心浇灌才可以开花结局不是?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亲妈为啥不带娃?这三大真相你可能想不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