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仓库积压的货品,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种绝望——商品明明品质过硬,可写的推广文就像杳无音信?浙江某毛巾厂老板曾花三万请人软文写作,结局阅读量还没隔壁老板娘朋友圈晒娃高。直到把"新疆长绒棉"改成"擦完健身汗不会留下单身狗味",才打开年轻商圈。
先看两组要命的对比:
传统文案 | 勾人软文 |
---|---|
"天然蚕丝被轻盈保暖" | "盖这被子总被女友抢,她说像睡在云里" |
"304不锈钢保温杯" | "熬夜党的续命神器:咖啡放三小时还是烫嘴" |
"儿童护眼台灯" | "班主任都来问链接:这灯照着写作业正确率涨20%" |
深圳某智能马桶厂商更绝,把商品仿单改成《痔疮患者的救赎日记》,硬是把医疗器械卖成网红家居单品。这说明什么?商品优势要翻译成生活语种。
第一关:找准网民的真痛点
别在办公室拍脑袋编要求。杭州某除螨仪品牌做过测验:把目的开销者锁在小黑屋看不一样文案,监测心率变动。结局"尘螨尸体可视化"的卖点让宝妈们心跳加速17%,远高于"99%除螨率"的数据。记住:恐惧感比理性数据更能驱动购物。
第二关:标题要像钩子直扎心窝
某图书公司测试过500个标题,发现带具体场景的打开率比普通标题高3倍:
- 错误示范:《增添阅读速度的五个方法》
- 爆款标题:《地铁通勤族的偷时间术:一个月读完20本书》
秘诀在于绑定特定人群+量化收益。就像卖老年鞋的文案《跳广场舞崴脚后,女儿给我买了这双会认路的鞋》。
第三关:把仿单改造成连续剧
上海某家电品牌玩出新花样,把空气炸锅食谱写成《离婚厨房日记》,每道菜对应一个情感故事。结局中年主妇边抹眼泪边下单,附带烘焙配件销售额涨了200%。记住:商品只是道具,网民买的是情绪体验。
第四关:让差评成为神助攻
成都某餐馆老板的操作堪称经典。有开销者吐槽"等位两小时就吃十分钟",他顺势推出《饿死鬼套餐》:前菜在排队时发,主菜上桌附赠计时器。反而成为打卡噱头,翻台率增强40%。这说明:把缺陷包装成特色,才算是高级玩法。
第五关:埋转化钩子的三个狠招
- 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:"正要抓奸在床,门铃突然响了..."(文末卖智能门锁)
- 制造限时特权:"看到第三段的人可领隐藏优惠券"
- 设计互动仪式:"在评论区写下你的尴尬经历,抽10人送救命套装"
千万别碰的三大自杀操作:
× 吹嘘"行业领先"却拿不出发明权证书
× 用明星代言但没买核心词搜索
× 承诺"无效退款"却设十八道门槛
河北某生发液品牌就栽过跟头,文案写"28天满头秀发",结局被秃头程序员组团维权,差点闹上央视315。
独家数据曝光:
某MCN机构内部资料显示,带"偷"字的文案转化率比普通文案高63%(如《偷师米其林主厨的懒人炒锅》)。而含有"小心机"的商品描述,女性网民下单率增强89%。更反常识的是,定价以7、8结尾的商品(如198.7元),比整数价好卖22%。
说个可能被同行追杀的真相:好软文从来不是编出来的。那家把拖把写成《主妇腰肌劳损终结者》的公司,文案灵感来自保洁阿姨的抱怨。下次写文案前,建议先翻翻客服聊天记录,那里藏着现成的爆款素材。记住:开销者买的不是商品,是商品带来的新人生剧本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产品软文怎么写才能让顾客追着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