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云南白药牙膏敢卖普通牙膏三倍价?

去年有个做微商的朋友跟我吐槽,花三万块找人写的20篇牙膏推广文,阅读量加起来还没他朋友圈点赞多。这事儿让我想起个真事——2005年云南白药牙膏刚上市那会儿,定价22块被业内笑称“牙膏界的爱马仕”,结局现在年销破40亿。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说,看一看这些爆款牙膏软文编写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
一、定位戳心窝子比撒钱管用
去年逛超市看见个大爷,拿着两支牙膏比了十分钟,最后选了29块的冷酸灵。我凑上去问为啥不选9块9的,大爷指指包装上的“抗敏感”仨字:“闺女你看,我这牙喝凉水都疼...”

这事儿正好验证了云南白药当初的商圈洞察。中国90%成年人都有牙龈出血、口腔溃疡这些“小毛病”,但传统牙膏只顾着防蛀美白。他们就把百年药企的底子搬出来,在软文里写“国家保密配方融进牙膏”,还列了组吓人数据:99.4%的牙周病患病率,直接把受众整焦虑了。

对比看伢牙乐的儿童牙膏营销就贼聪明。他们搞了个“笑容贴纸游戏”,让家长拍娃刷牙照上传,再送漫画故事书。我表姐家孩子为了集齐4个卡通人物,现在刷牙比我打卡上班都主动。

二、讲故事比喊口号好使
前阵子某网红牙膏翻车,就出于软文里写“牙医三代传承秘方”,结局被扒出来创始人爹是卖海鲜的。反观云南白药,人家直接把1902年曲焕章创制秘方的老照片往广告里怼,还拍了支微电影讲抗战时期救伤兵的故事。

最绝的是他们2018年拿到美国FDA认证那波操作。新闻标题起得妙——《中国牙膏闯进好莱坞后台》,内文不吹成分多牛,反而细数审核过程的严苛:从原料检测到生产车间热度控制,整整23项指标全达标。这种专业背书比喊100句“国际品质”都管用。

三、渠道布局要会钻空子
有个做代运营的兄弟跟我说,现在往小红书铺100篇素人笔记,效果比找明星代言强三倍。这话我信——你看纳爱斯抗敏感牙膏,去年开学季在大学城搞“笑容改造计划”,让学生会干部带头拍刷牙vlog,再搞个#开学大笑挑战赛#,话题阅读量三天破800万。

不过要说渠道玩得最溜的还得数云南白药。当初所有人觉得牙膏就该在超市卖,他们偏要先进药店。我二姨就是被药房海报上“医用级口腔护理”忽悠买的,现在全家都用这一个。

四、情感共鸣比技术参数重要
去年帮朋友写电动电动牙刷软文500字,把马达转速、电池容积参数列了一堆,结局转化率惨不忍睹。后来改成“老公再也不用装牙疼逃避接吻”,销售额立马翻倍。这招云南白药2008年就采用过,请濮存昕代言时主打“关爱中老年口腔健康”,把商品跟孝心绑定,过年期间销售额暴涨40%。

现在年轻人更吃“人设营销”这套。像某新锐牙膏品牌找脱口秀演员拍广告,段子全是“社畜熬夜咖啡续命,全靠牙膏拯救大黄牙”,抖音播放量两周破亿。这种自黑式软文,比正经科普文传播力强十倍。

五、商品迭代要敢革自己的命
最近发现个怪现象:超市牙膏区开始卖“益生菌牙膏”“玻尿酸牙膏”。这招云南白药十年前就玩明白了——从最开始的止血功能,到今日推抗糖、护龈不一样系列,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额3%。去年推出的“国潮限定版”,把滇金丝猴图案印包装上,小红书笔记2万+,00后买家占六成。

说到底,牙膏软文编写想破圈得抓住三个要害:找准那群牙疼还不愿去医院的人,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话,最后给个非买不可的理由。下次你再看见“牙膏界的爱马仕”这种标题,先别急着划走,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爆款的开端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为什么云南白药牙膏敢卖普通牙膏三倍价?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