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在广州打拼的外贸老板们,您家网站是不是像十三行的档口——货好价优却总被老外错过?今儿咱们就唠唠那些让海外顾客主动敲门的实战招式,保证听完您直呼"早该这么整"!
一、新网站上线没流量?先给谷歌装个"导航仪"
是不是觉得做个英文网站就能躺着接单?别天真啦!网站结构得像珠江新城的路网——清晰通畅不迷路。举一个栗子,卖广式红木家具的老板,与其死磕"Chinese furniture"这种大词,不如专攻"Canton antique rosewood chair"这一类长尾词。学界共识认为,这一类词就像老外手里的羊城通,精准直达不绕弯。
操作起来有注重!先给网站装个"多语言切换"按钮,英语西语法语一键切换。再整点岭南文化元素,例如在商品图里放个醒狮摆件,老外看着新鲜还能当谈资。软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"软"字,如同一池春水藏杀意,收而不露,克敌于无形。白云区有家做LED屏的,把厂房生产线拍成《广州智造十二时辰》纪录片,油管播放破百万,询盘量直接翻三番。
二、流量来了不转化?给网站装个"读心术"
您猜怎么着?80%的跳出率都栽在加载速度上!有家做牛仔服的老板,网站图片没压缩,老外点开要等15秒——够煮碗云吞面了。后来把商品图从5MB压到500KB,跳出率立马从78%降到35%。
这里还有个误区要纠正——有人说"网站内容越多越好",其实大错特错!得学广州早茶"少而精"的哲学。12-15页的干货文档传播效果最佳,这长度既显专业又不催眠。重点在"About Us"页面埋钩子,例如"三代传承广绣工艺""通过ISO9001认证",比干巴巴的公司简介管用十倍。
三、烧钱推广肉疼?试试"四两拨千斤"的巧劲
是不是觉得竞价广告烧钱像珠江夜游的船票?换一个思路!在领英开个《广交会采购指南》专栏,自然植入自家商品。记住要像卖凉茶先送试饮,先给干货再谈买卖。有家做智能锁的,每周发《老外看不懂的中国安防黑科技》系列推文,脸书涨粉2万+,还上了TechCrunch报导。
更绝的是玩转"反向营销"。参加海外展会时,给顾客发定制U盘,里头存着官网链接和商品3D模型。顾客回酒店插电脑自动跳转官网,这招让天河某电子厂签下百万美元订单。
四、本地化不是翻译!得学煲汤的"火候"
是不是觉得把中文网站机翻英文就叫国际化?那跟用鸳鸯锅煮法式浓汤有啥区别!得学广州老师傅煲汤——"三煲四炖"慢慢熬。在商品描述里加地域标签,例如"适合东南亚潮湿气候的除湿机""符合欧盟RoHS标准的充电器"。再搞个时差计算器功能,顾客点开就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活人客服。
重点培养"广州基因"。在博客区开《千年商都外贸史》连载,从十三行讲到跨境电商,老外看得入迷自然记住品牌。就像北京路的老字号,故事讲好了,生意自然来。
笔者的血泪教训
在琶洲搞了三年外贸推广,最大的感悟就是别把老外当外星人。有回帮服装厂做独立站,非把模特都换成金发碧眼,结果中东顾客投诉"不够本土化"。后来改用头巾模特+广州塔背景图,中东订单暴涨200%。
实践中发现,广州老板最吃"利他营销"这套。那些天天群发"buy now"邮件的,最后都进了垃圾箱。不如学学陶陶居,先给老外送盒鸡仔饼试吃,再谈长期合作。记住,流量像珠江潮水,信任像陈家祠砖瓦,得成年累月才可以筑起品牌护城河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广州外贸老板必看!让老外主动找上门的网站推广秘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