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在发愁?明明商品不错,怎么推广就是不见水花?上个月帮学校咖啡店做线上推广,老板甩给我一句“预算就3000,要搞出网红店效果”,当时我真想原地消失。但你还别说,硬着头皮啃下这块骨头后,还真摸出点门道。
推广的底层逻辑就八个字:找对人,说对话。 去年帮表姐的烘焙工作室做抖音,上来就砸钱投“下午茶”这种大词,结果转化率惨到没眼看。后来改成“宝妈生日蛋糕定制”,客单价直接翻倍。因此啊,精准定位比盲目撒网重要100倍。
先破个洗脑包
有人说“推广必须烧钱”,这话对也不对。某一种程度上,付费推广确实见效快,但咱学生党哪来那么多预算?上个月用校园墙做美甲店预约,靠发“暗号减10元”的悬念贴,愣是白嫖了200多个精准顾客。你品,你细品,免费渠道用好了照样能打。
这里要纠正个常见误区。网上疯传“群发私信是涨粉神器”,千万别信!学界共识表明,这种操作轻则限流,重则封号。真正有效果的,是像追剧一样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。还记得那个卖考研资料的学弟吗?天天在朋友圈更“肖秀荣押题对比表”,三个月愣是做出个万人私域池。
50种零成本野路子
- 内容类
- 把商品说明书改写成“避坑指南”(例如“3分钟看懂净水器套路”)
- 在百度知道自问自答植入品牌关键词
- 整理行业数据做成可视化图表(记得角落放logo)
- 社交类
- 在小区快递柜贴段子广告(附微信二维码)
- 混家长群分享“育儿好物”(要装成热心家长)
- 给外卖小哥送矿泉水(瓶身贴店铺贴纸)
- 活动类
- 搞“带闺蜜消费打5折”裂变
- 在闲鱼发“免费送”引流(邮费设置12元)
- 办线下体验会要求发朋友圈集赞
付费推广的捡漏姿势
重点说三个学生党玩得起的:
1. 朋友圈广告定向投
别选系统推荐标签,自己组合“25-35岁+3公里内+最近买过鲜花”。上个月帮花店测试,这样投ROI比广撒网高4倍。
2. 小红书素人矩阵
找50个真实网民发“买家秀”,比找1个KOL更具有说服力。记得让她们带统一话题,容易冲热搜。
3. 本地公众号互推
跟非竞品商家搞联合抽奖。例如我们咖啡店和书店合作,他出图书卡,我出咖啡券,双方粉丝交叉增长40%。
免费VS付费渠道对比
见效速度 | 精准度 | 可持续性 | |
---|---|---|---|
免费渠道 | 慢热型 | 看操作 | 滚雪球 |
付费渠道 | 秒见效 | 可调控 | 烧钱停 |
笔者的血泪教训
干了三年推广,最大的坑就是“贪多嚼不烂”。有次同时搞直播带货、地推扫码、朋友圈广告,结果转化率还没单纯做小红书图文高。现在学乖了,吃透2-3个平台比遍地开花更靠谱。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——线下场景线上化。上周去剧本杀店,人家把DM讲解过程剪成短视频,直接带火周末场次预定。因此啊,推广的本质不是卖货,是创造让人忍不住分享的场景。这道理,够咱们琢磨半辈子的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好省推广真有100种方法?大三学姐掏箱底干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