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电商市场推广全攻略:三步吃透区域玩法

各位电商新人留意啦!你们是不是常常听说"得四川者得西南"?但真要实操起来,面对火锅味十足的四川市场,是不是有点无从下筷?别慌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这一个麻辣鲜香的电商江湖。

# 基础认知:四川电商的锅底是啥料?
说到四川特产,大家第一个想到啥?是不是火锅底料和腊肠?但学界共识显示,川内电商营业额top3其实是茶叶、竹制品和调味料。这里还有个误区要纠正:川南地区物流成本较低所以适合做电商?本质上,川西高原的冷链运输成本才算是真痛点。

实践中发现,四川潜在顾客有三大特征:价格敏感度中等、复购率高得吓人、特别认老乡品牌。举一个栗子,同样卖豆瓣酱,带"郫县"二字的店铺转化率能翻倍。某一种程度上,这跟四川人"袍哥文化"的抱团属性分不开。

(这时候要问了:为啥非得研究这些?简单说,就像火锅要配香油碟,不对味怎么吃得爽?)

# 实战场景:怎么在麻辣江湖涮出好菜?
先来来看一个灵魂拷问:抖音和拼多多哪个更适合四川市场?数据说话——35岁以下网民扎堆抖音,但拼多多在下沉市场渗透率高达72%。不过要留意,那些在直播间用四川话喊"巴适得板"的主播,转化率比普通话的高出40%!

这里还有个对比表很说明问题:

平台 网民画像 爆款品类 黄金时段
抖音 90后都市白领 新奇特商品 20:00-22:00
拼多多 县域家庭主妇 日用品 10:00-12:00
微信 全年龄段 生鲜食品 随机触发

(看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要急:这么多平台该咋选?笔者的建议是:先搞定1个平台,别想着全都需要!)

# 避坑指南:汤底糊了怎么办?
说到推广翻车案例,不得不提去年某茶叶品牌的骚操作。他们在成都地铁铺天盖地打广告,结果转化率不到0.3%。为啥?因为四川人网购茶叶更信熟人推荐,地铁广告那是给游客看的!

这里还有个反常识的发现:在四川做满减促销,效果远不如"买三送一"。仔细想一想就明白——四川人注重实在,不喜欢弯弯绕。还记得那句老话吗?"少不入川"不是没道理的,这里的消费习惯就两个字:巴适!

(是不是觉得这方面细节很头大?换一个角度想,正是这些门道让四川市场充满机遇啊)

# 进阶玩法:怎么让火锅越煮越香?
说到内容营销,四川人民可不好糊弄。那些硬邦邦的商品介绍,还不如茶馆里摆龙门阵来得有效。实践中发现,带点川剧变脸元素的短视频,完播率能提高60%!不过要留意,千万别把变脸师傅P成网红脸,那可就本末倒置了。

说到这儿,想起个经典案例:某腊肠品牌把包装改成麻将牌样式,配合"清一色套餐"的创意,三个月销售额暴涨300%。这印证了那句老话:营销的精髓在于文化共鸣,好比辣椒遇上花椒,那才叫个对味!

(悄悄说个内幕:四川KOL的报价比江浙低30%,但带货效率反而更加高,你说神奇不?)

在四川折腾了三年电商,笔者算是摸出点门道:别老想着教育市场,要学会"摆龙门阵"式的沟通。那些能蹲下来和潜在顾客扯把子的品牌,往往活得最滋润。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在四川做电商,要像吃火锅一样——找准自己的蘸料,耐得住性子熬,自然越煮越有味!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四川电商市场推广全攻略:三步吃透区域玩法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