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公司营销策略怎么定?抓住用户、数据、渠道三要素

互联网公司营销策略怎么定?抓住用户、数据、渠道三要素

受众思维是核心,但你真的懂网民吗?
大多数人以为受众思维就是“顾客是上帝”,但互联网公司的玩法更野——得让消费者变成你的“自来水”。有个做美妆的初创公司,把新品试用装塞进外卖包裹,结果30%的收件人主动发小红书,这比砸钱投广告管用多了。
为什么网民愿意主动传播? 核心就两条:

  1. 制造参与感:像小米早期让消费者投票选手机功能,看似费时,实则培养死忠粉
  2. 提供社交货币:商品要能让消费者在朋友圈“晒”出优越感,例如喜茶的城市限定杯

数据驱动≠看报表,你会使用数据下钩子吗?
去年某电商平台发现,凌晨1-3点下单的网民退货率低40%。他们做了三件事:
? 把爆款商品调整到夜班客服重点推荐
? 深夜订单自动送5元早餐券
? 在包裹里塞手写感谢卡
三个月后,这批网民的复购率飙升27%。这告诉我们:数据不是用来看的,是用来挖金矿的

传统推广 数字化营销
广撒网式广告 精准人群包投放
月费5万起步 单客成本可压到3元
效果看天吃饭 实时优化ROI

内容营销玩不转?试试“钩子矩阵”
见过把B站当获客主战场的工业设备厂吗?他们用三招破局:

  1. 技术流拆解:20分钟拆解数控机床工作原理(吸引工程师)
  2. 剧情化植入:拍车间爱情短剧,男女主用自家设备搞研发(收割年轻群体)
  3. 鬼畜科普:把设备参数编成rap(引发多次转载)
    这套组合拳让官网流量翻了4倍,内容不是王道,能当诱饵的内容才算是

渠道选择犯难?记住这一个筛选公式
有个做 SaaS 的朋友,去年把70%预算砸在知乎,结果获客成本从80元涨到200元。后来我们帮他算了笔账:
渠道价值 = (目标群体浓度 × 内容适配度) ÷ 成本系数
最后转战垂直行业社群,单月签下23个公司顾客。血的教训:别在红海渠道当炮灰,冷门渠道才算是蓝海


自问自答:老板们最纠结的3个问题
Q:小公司没钱做营销怎么办?
学学那个靠200个种子网民起家的跨境电商:每周给受众寄手写明信片,把客服号当朋友圈发商品故事,硬是靠人情味做到月销百万。

Q:怎么判断营销策略失效了?
盯死这三个预警信号:

  1. 爆款内容点赞数腰斩
  2. 线索成本连续3周上涨
  3. 老顾客复购周期延长

Q:线上营销要招什么样的人?
找会算账的创意鬼才:能同时写出10w+爆文,还能说清每个点击带来多少利润。千万别招只会写“高大上”方案的PPT选手。


本人观点
干了8年网络营销,最大的感悟就一句:别把营销当技术活,当生态养。你看那些活得久的品牌,哪个不是把网民、内容、数据揉成共生体?最近在帮某传统公司转型,发现他们车间老师傅拍的抖音,比市场部做的宣传片流量高10倍——真实比精致重要,连接比曝光值钱。现在谁还迷信“全网营销方案”,我反手就甩他三个字:该迭代了!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互联网公司营销策略怎么定?抓住用户、数据、渠道三要素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