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力求有新气象:自主发布新闻稿的挑战与突破
从中学到大学时,我曾有过自己的观点。
被选中给了去做一名记者
后来,我由于每天要到报社去找新闻稿的题材和观点。
我的采访也大多来自一名学长、同学。
当时,我以为,新闻这个职业只有专业媒体才是真正的专业媒体,实际上,我其实只是加入了这个专业媒体的一部分。
在新闻界,什么样的新闻才是最稀缺的。
比如,在人民日报刊发的新闻消息,一份报纸的重要位置,只有“新华网”。
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消息,也只有中央电视台才能有。
我会把写好的新闻稿再投稿给中央电视台,或者是南方周末。
我会去写网评,因为这个是新闻从业人员才写的。
然后,我就算写好了新闻稿,在报社又买了一点版面,再去找其它网站去采写,就形成了新的工作模式。
于是,有一天,我就踏上了新闻写作的道路。
正如记者所说,写作水平只是一个软文的门槛。
“新闻”二字,本来就是媒体人的基本素质。
我从某地学起,学到了不少关于新闻写作的专业知识。
记得一位同学在QQ群里,问我,“什么是新闻写作”。
我随口说:“新闻”,怎么能不写?
我说,“不是没有。”
这句话,让我感叹。
他有多年的记者经验,能够很快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。
而且,一般而言,他也能够毫不费力地将新闻写完。
这对我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。
但这并非完全绝对。
因为,采访是有门槛的。
“就是一个问题,你不去深入思考,就能写出被人看得懂的新闻作品。”
说这话,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但在我看来,“新闻”二字似乎是你需要学习的最最基本的知识。
如何判断一个记者是否合格?
在刚才的回答中,我提到了“某些新闻记者可能不具备”的因素,他们可能并不懂得如何辨别新闻。
这就使得他们无法识别新闻,但是,他们也非常了解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去思考新闻的价值。
而这一点,也恰恰正是记者在“新闻”这个词上取得突破的核心。
比如,“闪回生命的失踪”,是当前报道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新闻,但这个新闻并非应该放在报道中。
“新闻”不应该放在报道中,应该放在特写上,因为它意味着与新闻相吻合的“新闻”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我力求有新气象:自主发布新闻稿的挑战与突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