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?吭哧吭哧写了三天的商品推文,发出去阅读量还没公司晨会鼓掌次数多。上个月我表弟小王开淘宝店,自己写的详情页愣是把羽绒服卖成了雨衣——出于文案里写了八次"防水性能优越"!
第一问:软文编写是不是就是找人写文章?
哎,这话可不是我说的!去年隔壁李姐开母婴店,花888找大学生写的开业文案,满屏都是"匠心品质""臻选好物",结局当天进店人数还没她家双胞胎哭闹的次数多。后来清溪团队接手,把文案改成《当妈三年才懂:这种连体衣能多睡两小时》,转化率直接翻了3倍。
区别在哪?
- 普通写手在描述商品参数
- 专业团队在化解具体症结
就像你去相亲,一个人说"我有房有车",另外一个人说"周末可以帮你修漏水的水管",你说哪个更打动人心?
第二问:怎么判断自己需要编写服侍?
先做个测试:
- 你写文章开篇需要超过30分钟吗?
- 顾客常问"能不能再通俗点"?
- 看到数据报表就头皮发麻?
假若中了任意两条,建议往下看。上周五金街张老板的火锅店开业,硬要自己写"地道川味传承百年",结局被本地美食号群嘲"锅底还没老板的段子辣"。后来换成《北京降温那天,我们偷看了后厨的保温秘方》,阅读量当天破万。
第三问:代写是不是很烧钱?
给你算笔账:
小王自写文案耗时3天 → 少接5个顾客 → 损失5000元
清溪代写收费1500元 → 多赚3个订单 → 净赚3500元
重点来了!他们家主推的"菜鸟急救包"服侍,新人首单只要199元。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上周我帮开宠物店的朋友试水,文案里加了句"掉毛季的救命神器",咨询量比平时多了20倍。
新手必踩三大坑
- 自嗨式写法(把商品仿单当文案)→ 试试把卖点翻译成"人话"
- 数据绝缘体(从不看点击率)→ 至少关注完播率和收藏量
- 盲目追热点(母婴店去蹭电竞比赛)→ 找准网民真实痛点
举一个反面教材:某健身教练非要写《蛋白质的十八种合成方式》,阅读量还没他深蹲次数多。后来改成《教练不会说的偷懒技巧:这么练每天少花30分钟》,会员续费率立马涨了40%。
清溪团队的三板斧
他们总监老陆去年喝高了透露秘诀:
- 定位精准到毛孔(不是受众画像,是受众的生活场景)
- 痛点要带时间戳("经期头疼"不如"开会时突然痛到握不住笔")
- 故事必须能复制(让受众觉得"这说的不就是我")
上周刚看到的案例:某健身房代编软文里放了张对比图——同一件西装在健身前后的上身效果。评论区炸出好多中年大叔留言问地址,据说老板现在考虑开男性专场了。
本人观点时间
在广告圈混了五年,我发现个怪现象:越是好的文案,读起来越不像广告。清溪团队最让我服气的是,他们能把卖货文写成生活指南。上次看到个绝妙案例:卖颈椎按摩仪的文案叫《会计人的Excel逃生指南》,前半篇讲表格技巧,后半段自然过渡到久坐保健。
假若你刚开始接触这行,记住这句话:先学会采用开销者的眼睛看商品,再考虑文采。就像你去菜场买菜,摊主说"今早刚摘的"永远比"富含维生素"好使。
对了,最近发现个窍门——写完文案后给家里老人念一遍。假若他们听完说"这东西有啥用",赶紧回去重写!毕竟在这一个消息爆炸的时代,能让人停下划屏的手指,才算是真本事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清溪代写团队揭秘:三招让小白文案阅读量翻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