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圈广告总用"绝绝子"你不烦吗?
昨天刷到奶茶店推文写"好喝到跺jiojio",手一抖差点举报。反观隔壁火锅店那句"大数据请记住这一个怕辣又贪吃的你",愣是让我半夜下单了鸳鸯锅。这差距说明啥?互联网用语用得巧是王炸,用不好就成社死现场。
为啥有的词能火三年有的活不过三天
来看一个对比你就懂:
互联网用语 | 出现时间 | 2023采用率 | 尴尬指数 |
---|---|---|---|
冲鸭 | 2018 | 2% | ★★★★★ |
给我冲 | 2021 | 68% | ★★☆ |
宝藏XX | 2019 | 45% | ★★★☆ |
锁死 | 2022 | 82% | ★☆☆ |
某MCN机构测试发现,用"给我冲"的推文转化率比"冲鸭"高3倍。过气互联网词就像隔夜油条,嚼着费劲还容易噎着。
五大高频词替换方案
"yyds" → 试试"这玩意我能炫一辈子"
"破防了" → 改成"手机屏保默默换成付款码"
"绝绝子" → 换成"老板含泪求我别天天来"
"躺平" → 用"床垫已经长出人形坑"
"栓Q" → 试下"这波操作我直接交存折"
去年有个炸鸡店把"好吃到哭"改成"小区保安问我是不是在偷吃",外卖单周涨了200%。具象化永远比抽象词好使,你品,你细品。
三类词千万别碰
- 过气梗 现在还写"蓝瘦香菇"等于脑门刻"我是化石"
- 专业黑话 "垂直领域赋能"这种词网民压根不关心
- 方言梗 "尊嘟假嘟"出了江浙沪根本接不住
有个反面教材:某川菜馆在东北推文写"巴适得板",结局被当地大爷大妈投诉"瞧不起普通话"。互联网用语得说人话,但别说别人听不懂的话。
蹭热点正确姿势
看某奶茶品牌的骚操作:
① 热播剧出现"电子榨菜"梗 → 立刻推"追剧能量水"套餐
② 配上文案"男主同款扎心,奶茶管够管甜"
③ 在杯套印台词"打工人的命亦是命"
这套组合拳让当月销售额冲上地域榜首。记住,蹭热点要像吃火锅——涮一下就捞,煮久了就烂。
万能模板直接抄
送你个百搭句式:
[震惊/居然/救命] + [人物身份] + [反常识行为] + [利益诱惑]
举一个栗子:"救命!00后会计做账竟然用贴纸,老板看完怒加薪"
某记账软件用这模板,推文打开率从1.3%飙到7.8%。
再拆解个案例:"惊了!保洁阿姨偷学PPT技巧,竟被挖去当主管" —— 其实是某办公软件的软文。反差感才算是流量密钥,懂?
方言梗地域限定表
方言区 | 稳妥采用范畴 | 危险词举例 |
---|---|---|
东北 | 整挺好、瞅你那损色 | 波棱盖儿卡秃噜皮 |
川渝 | 巴适、摆龙门阵 | 瓜娃子 |
广东 | 饮茶先、搞掂 | 顶你个肺 |
江浙沪 | 伐得了、册那 | 阿无卵 |
某火锅店在成都推文写"巴适得板,辣得跳脚",转化率比普通话版高4倍。但同篇文案发到北京就翻车,地缘文化比方言梗更为重要。
小编观点
见过最绝的案例是家政公司推文:"阿姨擦玻璃擦出强迫症,顾客含泪多给五百"。没有半个互联网热搜词,但"含泪多给"四个字比一百个yyds都管用。故此啊,好的文案不在追新词,而在说人话。就像你家楼下早餐摊,吆喝"豆腐脑管够"永远比"早餐界天花板"来得实在,对吧?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推广软文网络用语怎么说?这波黑话你得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