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常常刷到那种“看完立马下单”的软文?明明知道是广告,为啥总有人中招?今天咱们就摊开来说——怎么用一张表格,把软文的套路扒得底裤都不剩!
(敲黑板)先化解最核心的症结:为啥要做评价表格? 我去年帮朋友把关母婴商品推广文案,发现同样的一篇稿件,运营说“转化率能到15%”,网民却吐槽“太假了”。你看,没有统一准则,谁都能自说自话。
一、先画靶子再射箭:定好你的打分维度
举一个真实例子:上周看到某网红推防晒霜,文案写着“测验室数据证明防晒力增强200%”。我按自己做的表格一查,发现根本没标注测验机构名称,直接扣20分!
必须包括的5大核心维度:
- 可信承度(有没有权威背书/检测报告)
- 痛点匹配(是不是真的化解你的症结)
- 消息浓度(干货和广告的比重)
- 诱导强度(从暗示到直接推销的等级)
- 风险提示(是不是标注合作/免责声明)
维度 | 菜鸟常犯的错 | 老司机技巧 |
---|---|---|
可信承度 | 盲目相信“专家说” | 查证件编号是不是官网可验证 |
痛点匹配 | 把所有人当目的群体 | 看评论区真实要求匹配度 |
二、给分数加权重:别把芝麻当西瓜
重点来了!大多数人做表格时,给每个维度平均分配分值。大错特错!去年双十一我统计了200篇爆款文案范文,发现消息浓度占总分40%才算是黄金比重。啥意思?就是说干货不足光吹牛的,直接不及格!
我的独家权重分配方案:
- 根基分60分:消息浓度(25分)+痛点匹配(20分)+风险提示(15分)
- 加分项20分:创意样式(比如说测评对比/测验过程拍摄)
- 减分项20分:夸张用词(出现“最”“第一”等极限词)
(突然想到个坑)上次见个护肤品文案,把成分表字号调得比蚂蚁还小,这种耍小聪明的直接扣光风险提示分!
三、实战检验:手把手教你做诊断
拿最近火热的“防脱洗发水”软文举一个栗子。按我的表格打分:
- 可信承度:拿出三甲医院报告(+15)
- 痛点匹配:展示网民洗头掉发照片(+18)
- 消息浓度:600字里400字在讲头皮架构(+22)
- 诱导强度:文末弹出限时优惠券(-5)
- 风险提示:角落写着“广告”(+10)
总分刚好压线及格——怪不得销售额忽高忽低!
四、新人避坑指南:这三个雷区千万别踩
- 别迷信数据可视化(饼图/曲线图最易被动手脚)
- 警惕情感绑架话术(“不买就是对不起家人”这一类赶紧拉黑)
- 小心跨平台套路(抖音说缺货,淘宝显示库存充足)
有次我测评某网红代餐粉,发现他们小红书说“月瘦15斤”,转头在淘宝详情页用小字标注“需配合锻炼”——这种两面派直接打零分!
五、终极灵魂拷问:表格真能100%防坑?
说实话,就算用上我这套表格,还是有15%的误差率。上个月测评某家电品牌,所有指标都达标,结局网民反馈安装服侍差评如潮——看见没?表格只能防明枪,躲不过暗箭啊!
(点根烟冷静下)要我说,非常好的评价表得留个“玄学分”栏目。就像米其林评委的“用餐体验分”,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违和感,往往比数据更加真实。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?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:直编软文发布网 » 推广软文打分表制作指南:三步拆解隐藏评分项